11、教育發揮主導作用的基礎和前提是( )。
A.人的主觀能動性
B.家庭環境
C.教育的自身狀況
D.社會發展狀況
12、學習動機強化理論的提出者是( )。
A.人本主義者
B.認知主義者
C.建構主義者
D.行為主義者
13、教“魚”的概念時以“鯨”為例,說明“生活在水中”是“魚”的概念的無關特征。這是為學生提供( )。
A.比較
B.變式
C.正例
D.反例
14、在小學階段,學生規則學習的主要形式是( )。
A.發現學習
B.接受學習
C.創造學習
D.認知學習
15、皮亞杰認為兒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是在( )。
A.五六歲以前
B.六七歲以前
C.十歲以后
D.十一二歲以前
16、《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屬于( )。
A.教育行政法規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規
D.教育規章
17、道德觀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賴于(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8、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是( )。
A.指導教學
B.發現教學
C.情境教學
D.合作學習
19、小學生記憶的主要方式是( )。
A.動作記憶
B.思維記憶
C.理解記憶
D.形象記憶
20、小學生認知技能獲得的主要方式是( )。
A.發現學習
B.在嘗試解決問題中學習
C.從范例中學習
D.沒有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