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為中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真題考點:教育學的發展,常在選擇題中出現。
教育學家 | 觀點 | 代表作 |
孔子 (儒家) | 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教學綱領: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教學科目:詩、書、禮、樂、易、春秋 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啟發誘導 | 《論語》
|
孟子 (儒家) | 性善論 明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 《孟子》 |
荀子 (儒家) | 性惡論 教育的內容:《詩》《書》《禮》《樂》《春秋》,其中《禮》是重點 | 《荀子》 |
墨子 (墨家) | 主張“兼愛”、“非攻” 獲取知識的途徑:親知、聞知、說知 | 《墨子》 |
道家 | 教育內容:一切自然之道 主張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 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經》 莊子:《莊子》又名《南華真經》 |
例題:記錄了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學家孔子關于哲學政治倫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論的著作是()
A.論語
B.學記
C.大學
D.中庸
本題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言論匯集在《論語》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有教無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A項正確。
B項:《學記》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作者相傳是樂正克。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大學》作者是曾子。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中庸》作者為孔子后裔子思。與《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