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20世紀20年代,抱著教育救國思想,從事平民教育、鄉村教育運動,創辦曉莊師范、實踐生活教育理論,著有《中國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
A.魯迅
B.徐特立
C.陶行知
D.梁啟超
2.提出通過集體、在集體中進行教育主張的教育家是( )。
A.蘇霍姆林斯基
B.馬卡連柯
C.贊可夫
D.凱洛夫
3.高爾頓統計了的英國法官,發現九分之一有父子或兄弟關系。于是他得出結論說,當法官的能力是遺傳的,這些法官天生就繼承了當法官必備的品質。這種觀點屬于( )。
A.遺傳決定論
B.環境決定論
C.社會決定論
D.個人本位論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體現出的教育思想是( )。
A.素質教育
B.終身教育
C.全人教育
D.全納教育
5.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的培養目標是( )。
A.培養人的智力
B.為其上一級學校輸送拔尖人才
C.培養各種專門人才
D.為人的發展奠定德智體等各方面的基礎
6.個體身心發展的( )決定了教育工作必須循序漸進。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7.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是( )。
A.遺傳素質
B.學校教育
C.社會環境
D.個體主觀能動性
8.課程計劃的中心問題是( )。
A.開設哪些科目
B.學科開設的順序
C.各科教學的時數
D.各學科的教學方法
9.柏克赫斯特創設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道爾頓制
B.設計教學法
C.分組教學
D.特朗普制
10.小濤不再單純的服從權威.也不機械地遵守規則,要求平等。開始按照內在標準進行道德判斷,認為道德是可以修改的。根據皮亞杰的理論,小濤的道德發展處于( )。
A.自我中心階段
B.權威階段
C.可逆階段
D.公正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