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藥丸劑的分類
中藥丸劑是指藥材細粉或藥材提取物加適宜的黏合劑或其他輔料制成的球形或類球形制劑,分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蠟丸和濃縮丸等類型。中藥材經適宜的方法提取、純化、濃縮與適宜的基質可制成滴丸,如復方丹參滴丸。
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蠟丸和濃縮丸的相關概念。
中藥丸劑的特點:釋藥緩慢,作用緩和持久,可降低毒副作用;能較多地容納半固體或液體藥物;可通過包衣來掩蓋藥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藥物的穩定性;制法簡便。但某些品種存在服用量大、小兒吞服困難、生物利用度低等問題。
二、中藥丸劑的制備
(一)輔料
制備中藥丸劑常用的輔料有:潤濕劑(水,黃酒,米醋,水蜜,藥汁等)、黏合劑(蜂蜜,米糊或面糊,藥材清(浸)膏,糖漿等)和吸收劑(主要是藥材粉末)。
蜂蜜是蜜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起著黏合劑的作用,還兼有滋補、潤肺、潤腸、解毒、調味等作用。
制備蜜丸時可根據品種、氣候等具體情況選用煉蜜。
(二)制備方法
中藥丸劑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塑制法和泛制法。中藥滴丸則采用滴制法。
1.塑制法
將藥材粉末與適宜的輔料(主要是潤濕劑或黏合劑)混合制成可塑性的丸塊,再經搓條、分割及搓圓制成丸劑的方法。塑制法主要用于蜜丸、糊丸等的制備。上述過程的各個環節會用到不同的設備,主要包括用于制丸塊的捏合機、用于制丸條的丸條機和用于分割搓圓的軋丸機。目前采用的中藥自控成丸機有ZW-80A型和ZW-40A型中藥自動制丸機,ZW-80A型中藥自動制丸機主要由加料斗、推進器、自控輪、導輪、制丸刀輪及噴頭等組成。
操作時,將已混勻的丸塊投入錐形料斗中,以不溢出料斗又不低于料斗錐部高度的1/3為宜,以避免藥條致密程度波動。藥料由螺旋推進器擠壓推出成丸條,在導輪控制下,丸條同步進入相對方向轉動的制丸刀輪中,由于制丸刀輪的徑向和軸向運動,將丸條切割并搓圓,制丸過程中由噴頭噴灑乙醇起潤滑作用。
2.泛制法
泛制法是將藥物粉末與潤濕劑或黏合劑交替加入適宜的設備內,使藥丸逐層增大的方法。泛制法主要用于水丸、水蜜丸、糊丸、濃縮丸等的制備,生產時使用包衣鍋和小丸連續成丸機等設備。
三、質量檢查
中藥丸劑的質量檢查主要包括:外觀、水分、裝量、裝量差異、重量差異、溶散時限、微生物限度等。
中藥丸劑的質量檢查
【實例分析】牛黃解毒丸
根據牛黃解毒丸的制備,討論:
(1)工藝流程是什么?
(2)牛黃解毒丸的制備中,如何保證混合的均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