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
(一)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1、資產的使用
(1)行政單位不得用國有資產對外擔保。
(2)行政單位擬將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對外出租、出借的,必須事先上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批準。
2、國有資產的評估
行政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
(1)行政單位取得的沒有原始憑證的資產;
(2)拍賣、有償轉讓、置換國有資產。
【例題】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情形中,行政單位應當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的是()。
A、行政單位取得的沒有原始憑證的資產
B、拍賣國有資產
C、有償轉讓國有資產
D、置換國有資產
【答案】ABCD
3、資產的處置
資產的處置包括各類國有資產的無償轉讓、出售、置換、報損、報廢。
【例題】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手段的有()。
A、無償轉讓B、出售C、置換D、報廢
【答案】ABCD
4、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的變價收入和殘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稅收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1、資產的使用
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和擔保,應當進行必要的可行性論證,并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例題】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事業單位的下列行為中,應當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的是()。
A、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
B、國有資產的出租
C、國有資產的出借
D、利用國有資產進行擔保
【答案】ABCD
2、國有資產的評估(重點)
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國有資產進行評估:
(1)整體或者部分改制為企業;
(2)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
(3)合并、分立、清算;
(4)資產拍賣、轉讓、置換;
(5)整體或者部分資產租賃給非國有單位;
(6)確定訴訟資產價值。
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
(1)經批準事業單位整體或者部分資產無償劃轉;
(2)行政、事業單位下屬的事業單位之間的合并、資產劃轉、置換和轉讓;
(3)發生其他不影響國有資產權益的特殊產權變動行為,報經同級財政部門確認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的。
【例題1】根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情形中,可以不進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的是()。(2007年)
A、事業單位整體改制為企業
B、事業單位部分資產租賃給非國有單位
C、事業單位分立
D、事業單位整體資產經批準無償劃轉
【答案】D
【例題2】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情形中,事業單位應當對國有資產進行評估的是()。
A、合并、分立、清算
B、確定訴訟資產價值
C、整體或者部分資產租賃給非國有單位
D、經批準事業單位整體或者部分資產無償劃轉
【答案】ABC
3、國有資產的處置
(1)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處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讓、轉讓、對外捐贈、拍賣、報廢、報損以及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
(2)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屬于國家所有,按照政府非稅收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相關鏈接】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的變價收入和殘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稅收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
1、產權界定
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界定,是指對企業財產“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不包括債權)的產權歸屬進行界定的法律行為。
【例題】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集體企業的下列資產中,不界定為國有資產的是()。
A、全民單位所屬人員將屬于自己所有的專利帶給集體企業所形成的資產
B、國家以撫恤性質撥給殘疾人福利企業的實物資產
C、全民單位在勞動就業服務企業開辦時撥給的閑置設備等實物資產
D、集體企業無償占用的城鎮土地
【答案】ABC
【解析】集體企業無償占用的城鎮土地,其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集體企業可以有償使用,經界定后單獨入賬。
2、產權登記
(1)占有產權登記
①出資人名稱、住所、出資金額及法定代表人;
②企業名稱、住所及法定代表人;
③企業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
④企業實收資本、國有資本;
⑤企業投資情況。
(2)變動產權登記
①企業名稱、住所或者法定代表人改變的;
②企業組織形式發生變動的;
③企業國有資本額發生增減變動的;
④企業國有資本出資人發生變動的。
【解釋】只有企業的“國有”資本額發生變動、“國有”資本出資者發生變動的,才需要辦理“國有資產”的產權變動登記。
(3)注銷產權登記
①企業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
②企業轉讓全部國有資產產權或改制后不再設置國有股權的。
【例題】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定,下列情形中,應當進行注銷產權登記的是()。
A、企業組織形式發生變動
B、國有企業被依法撤銷
C、國有企業被依法宣告破產
D、國有企業轉讓全部國有資產產權
【答案】BCD
3、資產評估(重點)
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
(1)整體或者部分改建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2)以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
(3)合并、分立、破產、解散;
(4)非上市公司國有股東股權比例變動;
(5)產權轉讓;
(6)資產轉讓、置換;
(7)整體資產或者部分資產租賃給非國有單位;
(8)以非貨幣資產償還債務;
(9)資產訴訟;
(10)收購非國有單位的資產;
(11)接受非國有單位以非貨幣資產出資;
(12)接受非國有單位以非貨幣資產抵債。
【解釋】(1)凡是有可能引起國有資產流失的情形,必須進行資產評估。例如,甲集體企業向乙國有企業借款100萬元,集體企業擬以自己“價值100萬元”的機器設備償還債務,則對其機器設備必須進行資產評估;(2)如果不會引起國有資產的流失,則可以進行資產評估,也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例如,甲國有獨資企業將一臺價值100萬元的機器設備轉讓給乙國有獨資企業,轉讓雙方均為國有企業,不會引起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
【例題1】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國有企業發生的下列行為中,應當對相關資產進行資產評估的有()。
A、將國有資產租賃給非國有單位
B、收購非國有單位的資產
C、接受非國有單位以非貨幣資產出資
D、接受非國有單位以非貨幣資產抵債
【答案】ABCD
【解析】(1)選項A:應當對國有資產進行資產評估;(2)選項BCD:應當對非國有單位的資產進行資產評估。
【例題2】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國有企業發生的下列行為中,應當對相關資產進行資產評估的有()。
A、整體改建為股份有限公司
B、將資產租賃給非國有單位
C、以非貨幣資產償還債務
D、以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
【答案】ABCD
4、產權轉讓
(1)國有獨資企業:應當由總經理辦公會議審議
(2)國有獨資公司:應當由董事會審議
(3)職工安置事項: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4)產權轉讓公告期為20個工作日,自報刊發布信息之日起計算。
三、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