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財務、會計的基本要求和公司利潤分配
一、公司財務、會計的基本要求
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
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有限責任公司應當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的期限將財務會計報告送交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在召開股東大會年會的20 日前置備于本公司,供股東查閱;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公告其財務會計報告。
公司除法定的會計賬簿外,不得另立會計賬簿。對公司資產,不得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公司應當依法聘用、解聘會計師事務所。
二、公司利潤分配
(一)利潤
公司利潤,是指公司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公司應當按照如下順序進行利潤分配:(1)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但不得超過稅法規定的彌補期限;(2)繳納所得稅;(3)彌補在稅前利潤彌補虧損之后仍存在的虧損;(4)提取法定公積金;(5)提取任意公積金;(6)向股東分配利潤。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后所余稅后利潤,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實繳的出資比例分配,但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二)公積金
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后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股份有限公司以超過股票票面金額的發行價格發行股份所得的溢價款以及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列入資本公積金的其他收入,應當列為公司資本公積金。
公司的公積金用于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但是資本公積金不得用于彌補公司的虧損。
法定公積金轉為資本時,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