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中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中級會計實務學習筆記

中級職稱會計實務郭建華講義(四)

來源:233網校 2008年3月5日

第二節 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一、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一)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應考慮的因素
  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企業在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時,主要應當考慮下列因素:(1)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2)預計有形損耗或無形損耗;(3)法律或者類似規定對資產使用的限制。
 ?。ǘ┱叟f的范圍
  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注意的問題:
  1.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無論是否交付使用,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認為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2.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手寫圖示0303-01


  3.處于更新改造過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
  4.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資產
 ?。ㄈ┕潭ㄙY產折舊方法
  應提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
 ?。皆瓋r×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
  3.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凈值×2/預計使用年限
  最后兩年應改為直線法
  4.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用遞減分數來表示,將逐期年數相加作為遞減分數的分母,將逐期年數倒轉順序分別作為各年遞減分數的分子。
  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的區別:
  (1)在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時候,從倒數第二年起有一個折舊方法的轉換,要由雙倍余額遞減法改成直線法,而年數總和法沒有方法的轉換;
  (2)折舊基數不同。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折舊基數是固定資產凈值=原價-折舊額,而在年數總和法下,折舊基數是應計折舊額=固定資產的原價-凈殘值;
 ?。?)折舊率不同。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在沒有改用直線法折舊的各年它的折舊率是2/折舊年限,而在年數總和法下,折舊率是尚可使用年限/年數總和;
 ?。?)凈殘值處理方法不同。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在沒有改用直線法之前是不考慮凈殘值的;而在年數總和法下,每年均要考慮凈殘值。

手寫圖示0303-02


  【例題11】甲公司為一般納稅企業,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2001年2月購入設備一臺,價款380萬元,增值稅64.60萬元,運雜費3.75萬元,立即投入安裝。安裝中領用工程物資22.40萬元;領用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5萬元;領用庫存商品(應稅消費品)的實際成本為18萬元,市場售價20萬元(不含稅),消費稅稅率10%。安裝完畢投入使用,該設備預計使用5年,預計凈殘值為20萬元。
 ?。?)固定資產安裝完畢入賬價值
  =380+64.60+3.75+22.40+5×1.17+18+20×17%+20×10%=500(萬元)
 ?。?)假定2001年4月10日安裝完畢并交付使用,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2001年、2002年和2006年年折舊額
  2001年年折舊額=(500-20)÷5×8/12=64(萬元)
  2002年年折舊額=(500-20)÷5=96(萬元)
  2006年年折舊額=(500-20)÷5×4/12=32(萬元)
 ?。?)假定2001年9月10日安裝完畢并交付使用,采用年數總和法計算2001年、2002年和2006年年折舊額
  2001年年折舊額=(500-20)×5/15×3/12=40(萬元)
  2002年年折舊額=(500-20)×5/15×9/12+(500-20)×4/15×3/12=152 (萬元)
  2006年年折舊額=(500-20)×1/15×9/12=24(萬元)
 ?。?)假定2001年12月10日安裝完畢并交付使用,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2002年~2006年年折舊額。
  2002年年折舊額=500×2/5=200(萬元)
  2003年年折舊額=(500-200)×2/5=120(萬元)
  2004年年折舊額=(500-200-120)×2/5=72(萬元)
  2005年年折舊額=(500-200-120-72-20)÷2=44(萬元)
  2006年年折舊額=(500-200-120-72-20)÷2=44(萬元)
 ?。?)假定2001年3月10日安裝完畢并交付使用,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2001年~2006年年折舊額。
  2001年年折舊額=500×2/5×9/12=150(萬元)
  2002年年折舊額=500×2/5×3/12+(500-200)×2/5×9/12=140(萬元)
  2003年年折舊額=(500-200)×2/5 ×3/12+(500-200-120)×2/5×9/12=84(萬元)
  2004年年折舊額=(500-200-120)×2/5×3/12+(500-200-120-72-20)÷2×9/12=51(萬元)
  2005年年折舊額=(500-200-120-72-20)÷2=44(萬元)
  2006年年折舊額= (500-200-120-72-20)÷2 ×3/12=11(萬元)
  驗算:
  應計提折舊額=500-20=480(萬元)
  累計折舊額=150+140+84+51+44+11=480(萬元)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并根據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借: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其他業務成本
    在建工程
    貸:累計折舊
  企業一般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四)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復核
  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按照會計估計變更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二、固定資產后續支出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更新改造等后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企業對固定資產進行更新改造的,應將相關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準備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計提折舊。
 ?。ㄒ唬┵Y本化的后續支出
  固定資產發生的可資本化的后續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資產發生的后續支出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并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例3-11】甲公司是一家從事印刷業的企業,有關業務資料如下:
 ?。?)2006年12月,該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條印刷生產線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為568 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率為固定資產原價的3%,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
 ?。?)2009年1月1日,由于生產的產品適銷對路,現有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已難以滿足公司生產發展的需要,但若新建生產線成本過高,周期過長,于是公司決定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改擴建,以提高其生產能力。
 ?。?)2009年1月1日至3月31日,經過三個月的改擴建,完成了對這條印刷生產線的改擴建工程,共發生支出268 900元,全部以銀行存款支付。
  (4)該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7年9個月。假定改擴建后的生產線的預計凈殘值率為改擴建后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3%;折舊方法仍為年限平均法。
  (5)為簡化計算,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公司按年度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兩年間,即,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發生前,該條生產線的應計折舊額為:568 000×(1-3%)=550 960(元),年折舊額為:550 960÷6=91 826.67(元),各年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分錄為:
  借:制造費用          91 826.67
    貸:累計折舊          91 826.67
 ?。?)2009年1月1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568 000-(91 826.67×2)=384 346.66(元),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         384 346.66
    累計折舊         183 653.34
    貸:固定資產         568 000
 ?。?)2009年1月1日至3月31日,固定資產發生后續支出的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         268 900
    貸:銀行存款         268 900
  (4)2009年3月31日,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將后續支出全部資本化后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384 346.66+268 900=653 246.66(元),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         653 246.66
    貸:在建工程         653 246.66
  (5)2009年3月31日,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653 246.66元;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為:653 246.66×(1-3%)=633 649.26(元);在2009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九個月期間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額為:633 649.26÷(7×12+9)×9=61 320.90(元)。
  在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七年間,每年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為:633 649.26÷(7×12+9)×12=81 761.20(元)。每年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分錄為:
  借:制造費用          81 761.20
    貸:累計折舊          81 761.20
  企業在發生可資本化的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時,可能涉及替換固定資產的某個組成部分。如果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當將用于替換的部分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同時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以免將替換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同時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在實務中,如果企業不能確定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可將替換部分的成本視為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例題12】A企業2003年12月購入一項固定資產,原價為600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使用壽命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2007年1月該企業對該項固定資產的某一主要部件進行更換,發生支出合計400萬元,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被更換的部件的原價為300萬元。則對該項固定資產進行更換后的原價為(?。┤f元。
  A.610      B.420
  C.820      D.210
  【答案】A
  【解析】對該項固定資產進行更換前的賬面價值=600-600/10×3=420(萬元)
  加上:發生的后續支出:400萬元
  減去:被更換部件的賬面價值:300-300/10×3=210(萬元)
  對該項固定資產進行更換后的原價=420+400-210=610(萬元)
  【例題13】1998年12月,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建造的營業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并投入使用,結轉固定資產成本1 800 000元。該營業廳內有一部電梯,成本200 000元,未單獨確認為固定資產。2007年1月,為吸引顧客,甲公司決定更換一部觀光電梯。支付的新電梯購買價款為320 000元(含增值稅稅額,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另發生安裝費用31 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舊電梯的回收價格為100 000元,款項尚未收到。假定營業廳的年折舊率為3%。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07年購入觀光電梯
  借:工程物資          320 000
    貸:銀行存款          320 000
 ?。?)2007年1月將營業廳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
  營業廳的累計折舊金額為:1 800 000×3%×8=432 000(元)
  借:在建工程          1 368 000
    累計折舊           432 000
    貸:固定資產          1 800 000
 ?。?)2007年1月轉銷舊電梯的賬面價值
  舊電梯的賬面價值為:200 000-200 000×3%×8=152 000(元)
  或者200 000-200 000/1 800 000×432 000=152 000(元)
  借:其他應收款          100 000
    營業外支出          52 000
    貸:在建工程           152 000
  (4)2007年1月安裝新電梯
  借:在建工程           351 000
    貸:工程物資           320 000
      銀行存款            31 000
 ?。?)電梯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投入使用
  借:固定資產 1 368 000-152 000+351 000=1 567 000
    貸:在建工程               1 567 000
  (二)費用化后續支出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等,不得采用待攤或預提方式處理。
  【例3-13】2007年1月23日,甲公司對某辦公樓進行修理,修理過程中領用原村料一批,價值為120 000元,為購買該批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20 400元;應支付維修人員薪酬為43 320元。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              183 720
    貸:原材料                1 42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0 400
      應付職工薪酬              43 320
  特別注意的是:
 ?。?)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計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3)如果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當判斷,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后續支出,是否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如果該后續支出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則后續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否則,后續支出應當確認當期損益。
 ?。?)固定資產的裝修費用,如果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則后續支出應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并在“固定資產”科目下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核算,并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其尚可使用年限中較短期間內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該明細科目仍有余額,應將余額一次全部轉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例題14】甲公司為一般納稅企業,適應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07年1月6日,甲公司對辦公樓進行裝修,發生如下有關支出:領用生產用原材料實際成本600萬元;輔助生產車間為辦公樓裝修工程提供的勞務支出為219.9萬元;計提工程人員職工薪酬444.6萬元。2007年12月26日,辦公樓裝修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并交付使用,甲公司預計下次裝修時間為2017年12月。假定該辦公樓裝修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該辦公樓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6年;裝修形成的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為16.50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不考慮其他因素。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決定對該辦公樓提前重新進行裝修。
  要求:編制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答案】
 ?。?)裝修領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702
    貸:原材料                 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02
 ?。?)輔助生產車間為裝修工程提供勞務
  借:在建工程               219.9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219.9
 ?。?)計提工程人員薪酬
  借:在建工程               444.6
    貸:應付職工薪酬             444.6
 ?。?)裝修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
  借: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裝修      1 366.5
    貸:在建工程              1 366.5
 ?。?)計提裝修形成的固定資產折舊
  下次裝修時間為2017年12月,大于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6年,因此,應按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6年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              225[(1 366.5-16.5)÷6]
    貸:累計折舊              225
 ?。?)2010年12月31日重新裝修時
  借:營業外支出             691.5
    累計折舊              675(225×3)
    貸: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裝修      1 366.50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符合有關規定可予以資本化的,應在兩次裝修期間、剩余租賃期與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期間內單獨計提折舊。
 ?。?)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二者中較短期間內單獨進行攤銷。
  【例3-15】2007年8月20日,甲公司對采用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一條生產線進行改良,發生如下有關支出:領用生產用原材料24 000元,購進該批原材料對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4 080元;輔助生產車間為生產線改良提供的勞務支出為2 560元;發生有關人員薪酬54 720元。2007年12月31日,生產線改良工程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假定該生產線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6年,剩余租賃期為5年;采用直線法進行攤銷;不考慮其他因素。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改良工程領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28 080
    貸:原材料                24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 080
 ?。?)輔助生產車間為改良工程提供勞務
  借:在建工程               2 56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2 560
  (3)發生工程人員薪酬
  借:在建工程               54 720
    貸:應付職工薪酬             54 720
  (4)改良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
  借:長期待攤費用             85 360
    貸:在建工程               85 360
 ?。?)2008年度進行攤銷
  因生產線預計尚可使周年限為6年,剩余租賃期為5年,因此,應按剩余租賃期5年進行攤銷。
  借:制造費用              17 072
    貸:長期待攤費用            17 072
第三節 固定資產處置
  固定資產處置,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固定資產處置一般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ㄒ唬┰摴潭ㄙY產處于處置狀態;
 ?。ǘ┰摴潭ㄙY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處理
 ?。ㄒ唬┢髽I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對其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
  企業對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調整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使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能夠反映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但不得超過符合持有待售條件時該項固定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原賬面價值高于預計凈殘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從劃歸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計提折舊和減值測試。
 ?。?)預計凈殘值=公允價值-處置費用≤原賬面價值
 ?。?)原賬面價值>預計凈殘值,應作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例題15】某設備固定資產原值80萬元,已提折舊30萬元,固定資產凈值5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F準備將其出售,不再計提折舊和減值測試。假設該設備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為55萬元,則不調賬;如果該設備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為48萬元,則計提2萬元的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       2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
  所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48萬元,也就是凈殘值48萬元。
  (二)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
  企業因固定資產處置而減少的固定資產,一般應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進行核算。
固定資產清理
 ?、俎D入清理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②清理費用
  ③出售不動產應交營業稅
  ④結轉凈收益 ?、俪鍪酃潭ㄙY產取得收入
 ?、跉埩鲜杖?BR> ?、蹜召r款
  ④結轉凈損失
  1.當借方發生額>貸方發生額,即借方差額(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生產經營期間正常處理損失】
    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生產經營期間自然災害損失】
    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          【捐贈支出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清理
  2.當貸方發生額>借方發生額,即貸方差額(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       【經營期間】
  【例題16】(根據2006年考題改編)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乙公司)為華東地區的一家上市公司,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乙公司2006年至2009年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業務資料如下:
  (1)2006年12月1日,乙公司購入一條需要安裝的生產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生產線價款為1 000萬元,增值稅額為170萬元;發生保險費2.5萬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
  (2)2006年12月1日,乙公司開始以自營方式安裝該生產線。安裝期間領用生產用原材料實際成本和計稅價格均為10萬元,發生安裝工人工資5萬元,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該原材料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2006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當日投入使用。該生產線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13.2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4)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對該生產線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已經發生減值。
  乙公司預計該生產線在未來4年內每年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2012年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以及該生產線使用壽命結束時處置形成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為200萬元;假定按照5%的折現率和相應期間的時間價值系數計算該生產線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該生產線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凈額為782萬元。
  已知部分時間價值系數如下:
 1年2年3年4年5年
5%的復利現值系數0.95240.90700.86380.82270.7835
 ?。?)2008年1月1日,該生產線的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12.56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2008年6月30日,乙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對該生產線進行改良。當日,該生產線停止使用,開始進行改良。在改良過程中,乙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工程總價款122.14萬元。
 ?。?)2008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驗收合格并于當日投入使用,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8年,預計凈殘值為10.2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2008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未發生減值。
  (8)2009年4月30日,乙公司與丁公司達成債務重組協議,以該生產線抵償所欠丁公司貨款900萬元,此時該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為800萬元。當日,乙公司與丁公司辦理完畢財產移交手續,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1)編制2006年12月1日購入該生產線的會計分錄。
  (2)編制2006年12月安裝該生產線的會計分錄。
 ?。?)編制2006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會計分錄。
 ?。?)計算2007年度該生產線計提的折舊額。
  (5)計算2007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的可收回金額。
 ?。?)計算2007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應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并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計算2008年度該生產線改良前計提的折舊額。
 ?。?)編制2008年6月30日該生產線轉入改良時的會計分錄。
  (9)計算2008年8月20日改良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該生產線的成本。
  (10)計算2008年度該生產線改良后計提的折舊額。
  (11)編制2009年4月30日該生產線抵償債務的會計分錄。
  答案:
 ?。?)借:在建工程               1 172.5
       貸:銀行存款               1 172.5
 ?。?)借:在建工程               16.7
       貸:原材料                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7
         應付職工薪酬             5
 ?。?)借:固定資產              1 189.2(1 172.5+16.7)
       貸:在建工程              1 189.2
 ?。?)2007年折舊額=(1189.2-13.2)/6=196(萬元)
 ?。?)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100×0.9524+150×0.9070+200×0.8638+300×0.8227+200×0.7835
 ?。?5.24+136.05+172.76+246.81+156.7
 ?。?07.56(萬元)
  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凈額為782萬元,所以,該生產線可收回金額為807.56萬元。
 ?。?)應計提減值準備金額=(1189.2-196)-807.56=185.64(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185.64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85.64
 ?。?)2008年改良前計提的折舊額=(807.56-12.56)/5×1/2=79.5(萬元)
 ?。?)借:在建工程               728.06
       累計折舊               275.5(196+79.5)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85.64
       貸:固定資產               1 189.2
 ?。?)生產線成本=728.06+122.14=850.2(萬元)
 ?。?0)2008年改良后應計提折舊額=(850.2-10.2)/8×4/12=35(萬元)
 ?。?1)2009年4月30日賬面價值=850.2-35×2=780.2(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780.2
    累計折舊                 70
    貸:固定資產                 850.2
  借:應付賬款                 9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780.2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100(900-800)
           —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      19.8(800-780.2)
  【例題17】(根據2005年考題改編)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丙公司)為注冊地在北京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其20×0年至20×4年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業務資料如下:
 ?。?)20×0年12月12日,丙公司購進一臺不需要安裝的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設備價款為350萬元,增值稅為59.5萬元,另發生運輸費1.5萬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該設備于當日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15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20×1年12月31日,丙公司對該設備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已經發生減值,預計可收回金額為321萬元;計提減值準備后,該設備原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折舊方法保持不變。
 ?。?)20×2年12月31日,丙公司因生產經營方向調整,決定采用出包方式對該設備進行改良,改良工程驗收合格后支付工程價款。該設備于當日停止使用,開始進行改良。
 ?。?)20×3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驗收合格,丙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工程總價款25萬元。當日,改良后的設備投入使用,預計尚可使用年限8年,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16萬元。20×3年12月31日,該設備未發生減值。
  (5)20×4年12月31日,該設備因遭受自然災害發生嚴重毀損,丙公司決定進行處置,取得殘料變價收入10萬元、保險公司賠償款30萬元,發生清理費用3萬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收付,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1)編制20×0年12月12日取得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計算20×1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
 ?。?)計算20×1年12月31日該設備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并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4)計算20×2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
 ?。?)編制20×2年12月31日該設備轉入改良時的會計分錄。
 ?。?)編制20×3年3月12日支付該設備改良價款、結轉改良后設備成本的會計分錄。
  (7)計算20×4年和20×3年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
 ?。?)計算處置該設備時的賬面價值及處置凈損益。
 ?。?)編制20×4年12月31日處置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答案:
  (1)借:固定資產           411(350+59.5+1.5)
       貸:銀行存款           411
 ?。?)20×1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411-15)/10=39.6(萬元)
 ?。?)20×1年12月31日該設備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411-39.6)-321=50.4(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50.4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50.4
 ?。?)20×2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321-15)/9=34(萬元)
  (5)借:在建工程           287
       累計折舊           73.6(39.6+34)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50.4
       貸:固定資產           411
 ?。?)借:在建工程           25
       貸:銀行存款           25
     借:固定資產           312
       貸:在建工程           312
 ?。?)20×4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312-16)/8=37(萬元)
  20×3年度該設備計提的折舊額=(312-16)/8×9/12=27.75(萬元)
  (8)處置時的賬面價值=312-27.75-37=247.25(萬元)
  處置凈損失=247.25-10-30+3=210.25(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247.25
       累計折舊            64.75
       貸:固定資產           312
     借:銀行存款           1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
     借:銀行存款            30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
     借:固定資產清理          3
       貸:銀行存款            3
     借:營業外支出          210.25
       貸:固定資產清理         210.25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黎城县| 舟山市| 富民县| 镇原县| 将乐县| 平安县| 揭阳市| 察哈| 微博| 肇东市| 利津县| 灵宝市| 灵川县| 洪雅县| 喀什市| 吴桥县| 车致| 旅游| 吴江市| 缙云县| 札达县| 道孚县| 潮安县| 天津市| 凤山市| 临沧市| 武冈市| 连云港市| 泽库县| 丹阳市| 旬邑县| 金堂县| 清丰县| 通榆县| 金秀| 龙里县| 诏安县| 阿尔山市| 会东县| 静海县|
登錄

新用戶注冊領取課程禮包

立即注冊
掃一掃,立即下載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