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勞動教育
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勞動人民是創造歷史的主人。進行勞動教育的要求是:
1.使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2.培養學生具有社會主義的勞動新風尚。我們的勞動是自覺、誠實的勞動,是講時間、講效率、講技術、講協作的勞動,這種勞動是在平等、團結、互助、友愛的新型關系下進行的。
3.教育學生勤奮學習,為參加現代化建設作好準備。
4.教育學生愛護公共財物和勞動成果。
五、自覺紀律教育
紀律是一定社會條件下所形成的對一定集體全體成員而言必須遵守的規則、章程、制度等。它是一定社會的產物,不同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社會制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紀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實行的是棍棒紀律;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的是饑餓紀律;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的是自覺紀律,它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政治高度民主基礎上的同志式的團結相助的紀律,強調的是在對紀律的必要性有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自覺主動的遵守與維護。中小學應對青少年學生加強自覺紀律教育,增強他們遵守紀律的自覺性,為他們今后適應社會需要奠定堅實的基礎。
進行自覺紀律教育應做到:
1.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自覺維護學校秩序。
2.注意提高學生認識,正確理解自由與紀律的關系。
六、民主與法制教育
民主是一個歷史和階級的概念,任何社會和國家的民主都是建立在一定社會制度基礎上的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是真正的民主,能充分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民主與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沒有法制,民主就無法得到保障。中小學民主與法制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和公民權利與義務的教育;關于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教育;關于遵守法律,尊重人權,維護社會穩定的教育等。
進行民主與法制教育應做到:
1.培養學生的民主思想和參與意識。懂得尊重人,維護人的合法權利,允許獨立思考,讓人發表不同意見;教育學生積極參與班級、學校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監督。
2.掌握法律常識,嚴格遵紀守法,并勇于同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