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課外校外教育的組織形式
課外校外教育的組織形式應力求豐富多彩,生動活潑,適合學生年齡特征。課外校外教育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群眾性活動
這是較為普遍的一種活動形式。它有全校性的、一個班級或幾個班級合組的活動形式。特點是規模大、人數多、時間短,多為集體性活動,具有普遍性。具體形式主要有:各種科技講座和報告會,各種專題集會,各種競賽活動,各種參觀、訪問、旅游,各種社團活動。開展群眾性活動應注意明確的日的,周密的計劃,并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二)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課外、校外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小組活動的特點是自愿組合、小型分散、靈活機動。小組成員一般以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要求為基礎組合而成,人數的多少依據活動的性質、內容及條件而定,由他們自己或在輔導員指導下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小組活動。小組活動有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使他們有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促進學生個性和才能的和諧發展。
課外、校外活動小組大致可分為:
1.學科小組
它是按不同學科分別組成的小組。小組活動以課堂講授的內容為基礎,側重于擴大和加深本學科相關的知識,訓練提高實踐能力。
2.勞動技術小組
它是以實踐為主的技術小組,著重使學生掌握勞動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某些專業技術,如航模制作、花木栽培、動物飼養、簡單機械的安裝修理等。
3.藝術小組
它包括文學組、音樂組、美術組、舞蹈組等。活動可以由校內有關教師負責,也可以聘請校外文豈團體的專業人員輔導。
4.體育小組
它是按體育運動項目分別組成不同的活動小組,如足球組、籃球組、田徑組、游泳組以及各種棋類小組等。小組活動之前,要事先安排好活動的時問、地點、內容等。活動之后,要注意總結。
(三)個人活動
這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獨立工作的形式。其作用在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個人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在教師或輔導員指導下獨立完成各種作業,閱讀各種書籍,寫讀書心得或報告,觀摩或實驗,采集或搜集各種實物或標本,制作模型,參加各種體育鍛煉等。
個人活動也應有專人負責,對個別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要專門指導、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