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產質權:成立一定要交付占有。
多數是簡單交付。也可以單據交付。(擬質交付)沒有交付沒有完成交付就不成立。 來源:www.examda.com
1、禁止流通物不能質押。2、限制流通物可以質押。黃金文物。實現的時候向國家有關部門來實現。
3、動產多數沒有權利證明嗎?多數沒有。占有就是證明。
4、臟物和遺失物上不能取得質權。
5、質權是否有善意取得?主流觀點是可以的。
6、共有物上設置質權,沒有經過其他人同意?也是可以的。
質權人控制:
1、質權人有收取孳息的權利。但不享有所有權。孳息首先用于清償收取孳息費用,然后作為質權。對于孳息只是享有優先受償權。
2、質權人能不能轉質?責任轉質是無效的,承諾轉質是允許的不效的。承認了質權的善意取得。
責任轉質是沒有經過出質人的同意,擅自將質物轉給別人,不產生新的質權。
承諾轉質是經過出質人的同意,質權人將質物轉質,是有效的。因為轉質權人保管不善,由誰承擔?根據擔保法,由質權人向出質人承擔責任。堅持合同的相對性。
3、質權人享不享有使用質物呢?不享有!
保存質物的價值偶爾使用是可以的。
4、質權人享不享有出租的權利?不行!
5、質權人能不能將質物進行抵押?不行!抵押必須是自己所有的財產。也不可以抵押給出質人!
6、質物發生風險責任由誰承擔?由所有權人出質人承擔。
7、保管費用由誰承擔?由出質人承擔。
權利質權:一定是可以轉讓的財產權!
有價證券的質押:匯本支債券(債權憑證)、存單倉單提單(物權憑證)
憑證交付之日起生效。
股份、股票的質押:無記名股票自登記之日起生效,記名以背書并交付之日起生效。
專利商標等財產權質押:以登記之日起生效。
留置權:
一、是法定物權不是約定物權。
1只有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才產生留置權。
其中有:保管倉儲、運輸(擔保法)、行記合同、提存機關、加工承纜、
2、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留置權是否有效??不能約定留置。
3、當事人能不是約定排除留權?可以!
二、一定是動產物權,不能是不動產物權。
建設工程交付后如果得不到工程款可依法拍賣,但不是留置權。
一種認為是優先權,一種是法定抵押權。這兩種觀點。
限制流通是可以設定留置權。禁止流通物上不可以。
三、留置權的取得
1、債權已屆清償期。
2、必須依據同一合同、合法占有對方財產。喪失占有一般喪失留置權,但有例外:被偷。
不享有使用權、也不享有出租權,也沒出質權、抵押權、轉讓權。有保管義務,費用有約定按約定,沒有約定沒有慣例,由債務人承擔。
留置權人享有孳息收取權,也可以做為留置的標的。
風險:由所有權人承擔。有約定依照約定。
四、留置權的行使:
一留要有兩個月的寬限期,等待期,如果有些留置物不能等待,就不受兩個月的限制。要及時行使。
第十三章 債權
債權要有相對性
債權要有平等性,極少數有優先權的問題。破產、海商有優先
不是先借先還,有例外:破產海商
標的:不能講物行為等
債的標的是給付或給付行為。
債的標的物:是物、行為、智力成果等
債的種類:
一、法定之債:侵權行為之債、不當得利、無因管理、贍養等
約定之債:合同之債
二、特定物之債與種類之債(標的物的性質)
三、簡單之債與選擇之債(債的履行是否可以選擇)
四、按份之債與連帶之債(權利義務)
五、單一之債與多數人之債(按主體)
六、主債與從債:保證之債是從債,定金之債也是從債,利息之債不是從債、違約金之債不是
從債要隨主債的轉移而轉移。
定金約定利息無效、壓金、保證金、預付款都不能約定利息。
七、財物之債與勞務之債
具有人身發生的勞務之債不能強制履行。一般的勞務也是可以的。
債的履行:
特定之債:不能向債權人履行的三種情況?
也存在代為履行的: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履行。
第三人履行不符合約定時,必須向債務人追索,不能向履行人追索。
代物履行必須達成合意,實際是債的變更。
履行地點:當事人有約定按照約定,法律規定,都沒約定時,按習慣確定。
保護債務人利益原則
選擇之債:當事人有約定按照約定由誰行使選擇權,
法律有規定的按照規定
按照承諾 消法:首先修兩個,不行的退。
都沒有規定的歸債務人。
因債的不能履行:因不可抗力。一部分滅掉,另一部分債權人有義務接受。
因債務人的原因導致的滅失,一部分滅掉,如果債權人享有選擇權,就沒義務。
如果是債務人享有選擇權,債權人有義務接受。
因債權人的原因導致的,債權人當然有義務接受。
種類物之債:是把種類物特定化。
按份之債:只在訴訟上有意義。
連帶之債:可以向任一債務人要求履行。如果與某一債務人有債務關系,可以抵消,免除某一債務人債務當然可以,對其他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連帶之債與保證之債不同。
保全問題:
代位權:
1、代位權訴訟中彼此的訴訟地位:債權人是原告、次債務人是被告,債務人可以為訴訟中的第三 人。沒需要就沒債務人的事。
2、代位權是債權人自身的權利。債權人要起訴是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是一定法定的執權。
3、要有條件:A/要到期。兩個債務都要到期。
B/要求債務人無力履行債務。主流觀點是不以金錢債務為限。
C/不能是專屬于債務人的債權。
d/必須是債務人沒有向次債務人主張債權。
4、次債務人的權利:享有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權。也享有一般債務的抗辯權。
也可以主張抵消權。
5、次債務人是向誰履行?傳統是向債務人履行。我們合同法是向債權人履行。次債務人直接應當向債權人履行。有人說是超前。
6、如果審理中,A也要求,合并審理:
如果已執行,A申請分,法院不管了。
已經審結,正在申請執行,A繼續告,這時中止執行,等案件審結一起分。
撤銷權:債權人撤銷法律行為(必須是生效的)甲不還乙卻贈與丙時,乙可以撤銷甲的贈與。
1、訴訟中誰為原告:乙為原告,甲為被告,丙是第三人。 來源:考試大
2、撤銷權是法定權,固有權。
3、應當滿足什么條件:
A/客觀要件不要求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到期。撤銷權行使期限的限制,五年后不能撤銷。
B/要求債務人實施的是無償轉移或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處分財產。債務人放棄或延展其到期債權的行為,債務人無償轉讓財產,債務人放棄未到期的財產,債務人為他人財產設定擔保的行為,以不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自己財產,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實際是使自己已有財產減少的行為)
如:債務人欠20萬元,有遺產他放棄,有人贈與他拒絕接受,是使財產贈加的行為,不能撤銷。
離婚不能撤銷,財產分割協議是能撤銷的。如果結婚形成共同財產,不能撤銷共同財產。
C/債務人無力清償債務。 考試大-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www.Examda。com)
如果是付贍養等道德義務都不能撤銷。
一種是無償轉讓財產不要求主觀上有惡意,第二種是支付了相應對價,一定要求受益人主觀上有惡意。
4、撤銷后,受讓人有抗辯權。
5、返還向誰返還?沒有規定,返還到債務人那里。
相關推薦:
更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