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3-18) 某區政府工業主管部門作出決定,把所屬的A公司的兩個業務部分立出再設B公司和C公司,并在決定中明確該公司以前所負的債務由新設的B公司承擔。A公司原欠李某貨款5萬元,現李某要求償還,你認為該債務應當如何處理?
A、由B公司承擔債務
B、由A、B、C三個公司分別承擔債務
C、由A公司承擔債務采集者退散
D、由A、B、C三個公司連帶承擔債務
【答案】D
【考點】當事人分立后的債務承擔
【詳解】根據《合同法》第90條的規定: “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可見,債務承擔問題可由債權人和債務人約定,但本題中,債權人李某和債務人A公司并沒有就債務承擔達成什么約定,因此,債務人A公司對債權人李某的債務依法應由分立后的法人A、B、C三公司連帶承擔,主管部門的內部決定對第三人沒有效力。來源:www.examda.com
2、(2000-3-19) 甲企業因基建建需要竹簽,與乙廠簽訂了一供貨合同,合同約定,乙供應甲竹簽100捆,每根竹簽單價1元,未約定總價。乙如約按慣例供應竹簽100捆,每捆100根,甲企業以自己認為每捆竹簽為10根,現每捆竹簽為100根為由,主張變更合同,遭乙企業反對,雙方發生糾紛。對此糾紛如何處理?
A、按重大誤解處理
B、按合同解釋處理
C、或按無效合同處理,或按合同解釋處理
D、按無效合同處理
【答案】B
【考點】合同糾紛的處理方式
【詳解】根據《合同法》第125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合同文本采用兩種以上文字訂立并約定具有同等效方的,對各文本使用的詞句推定具有相同含義。各文本使用的詞句不一致的,應當根據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釋。本題中的當事人自愿訂立合同,只是對具體條款發生爭議,應按合同的解釋予以處理。考試大論壇
3、(2000-3-20) 張某為辦養豬場向王某借款1萬元,沒有約定利息。兩年后,養豬場獲利。張某歸還借款時,王某要求其支付1000元利息,為此雙方發生爭議。張某應否支付利息?
A、張某不必支付利息
B、張某應按照銀行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C、張某應按照銀行存款利率支付利息
D、張某應在不超過銀行存款利率四信的范圍內支付利息
【答案】A
【考點】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利息
【詳解】根據《合同法》第2ll條的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本題中,張某與王某二人在借款時沒有約定利息,依法應視為不支付利息。
4、(2000-3-21) 甲向乙購進一批玉米,雙方約定,合同履行地在乙所在城市S市。5月1日乙為甲代辦托運運往M縣。在運輸過程中,5月3日甲與丙簽訂協議,將將批玉米轉讓給丙,在M縣火車站交貨。5月4日由于遇到洪爆發,火車在運輸途中出軌,玉米損失。該損失應由誰承擔?考試大-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www.Examda。com)
A、甲承擔
B、乙承擔
C、丙承擔
D、甲與丙分擔
【答案】C
【考點】買賣合同的風險承擔
【詳解】根據《合同法》第142條的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本題中,甲與乙間的合同履行地在乙所在城市s市,那么在乙為甲代辦托運完成時交付就已完成,標的物的風險責任就應由甲承擔。根據《合同法》第144條的規定:“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本題中甲、丙達成協議將在途標的物轉讓給丙,丙自 5月3日起應承擔風險負擔。所以,在5月4日發生標的物損失時,丙應承擔該損失。
5、(2000-3-22) 公民甲與房地產開發商乙簽訂一份商品房買賣合同,乙提出,為少市契稅建議將部分購房款算作裝修費用,甲未表示反對。后發生糾紛,甲以所付裝修費用遠遠高于裝修標準為由,請求法院對裝修費用予以變更。該裝修費用條款效力應如何認定?采集者退散
A、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有效
B、顯失公平,可變更
C、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無效
【考點】無效合同的表現形式
【詳解】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本題中,當事人為少交契稅將購房款算做裝修費用,具有合法的形式但目的非法,因而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