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牢記并收藏
(一)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傳播兒童健康成長理念知識 | 1、母嬰保健服務 主要包括:婚前保健服務的內容和孕產期保健服務的內容 2、嬰兒早期喂養理念和實踐 3、幼兒早教 (1)有關幼兒早教的可能性的知識;(2)未成熟大腦的可塑性知識;(3)智能發育的關鍵期知識; (4)早教類型:嬰兒中心類型;家長中心類型和兩者兼顧類型。 (5)早教方法:環境刺激、游戲、示范、提問 (6)早教內容:根據發展階段決定,并有側重聚焦點。 4、親職教育 (1)科學育兒理念:兒童權力觀和現代兒童觀; (2)科學育兒知識:兒童生理、心理人格和社會行為發展的知識; (3)科學育兒技能:觀察的技能、溝通的技能、引導的技能等。 |
提供家庭支持服務 | 1、親職輔導 親職輔導指根據家長需要提供做好父母的指導和教育工作,一般可采用個別輔導、家長自助小組和親子互動團體等方式進行。 2、婚姻輔導 以夫妻為主要服務對象,促進其對兩性關系和家庭關系的經營能力。 3、家庭輔導 以家庭為單位,以家庭成員為對象,以改善家庭成員關系為重點以回復家庭功能為目標的專業指導或治療活動。 4、親子關系輔導 以父母和子女為對象,以消除兩者之間的矛盾和隔閡為目標,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支持。 |
開展兒童支持服務 | 1、兒童問題輔導 2、兒童娛樂和休閑 3、兒童社會化引導 主要包括:自我認同;技能學習;團隊精神;社會責任。 |
(二)補充和改善家庭監護狀況
補充和改善經濟狀況 | 1、連接現有政策資源 根據服務對象具體情況,幫助連接政策資源,改善家庭經濟狀況貧困的現狀。 2、困境兒童父母就業援助 為困境兒童父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就業信息和幫扶。 |
補充和改善家庭監護狀況 | 1、親職教育 為親職不當的父母提供親職教育,并跟蹤輔導,以幫助糾正父母不正當教育理念和行為。 2、課后服務 “四點半課堂”指學校放學后、父母下班回家前時間段無人看管兒童的托管項目。 |
(三)救助和保護兒童
兒童收養服務 | 1、送養兒童信息發布;2、收養家庭招募;3、收養家庭評估;4、收養家庭培訓;5、送養兒童與收養家庭適配;6、辦理收養手續;7、送養兒童進入收養家庭;8、收養后跟蹤回訪;9、評估結案。 |
家庭寄養服務 | 1、寄養家庭的招募 (1)評估、篩選和統計寄養兒童;(2)公布寄養家庭招募信息; 2、篩選合格 (1)接收申請;(2)篩選家庭寄養申請; 3、評估申請合格家庭 (1)評估程序;主要包括:了解評估對象;尋找真實信息來源;收集綜合評估信息。 (2)評估方式;主要有: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和觀察、電話訪談及面對面訪談等多種方式。 (3)評估結果; (4)評估報告。 4、寄養家庭培訓 (1)針對寄養家庭;主要包括:了解寄養家庭的意義、責任和權利。 (2)針對進入寄養家庭的兒童;主要包括:幫助寄養家庭了解寄養兒童的一般特點和福利機構兒童的特點以及增進寄養意愿的肯定。 5、兒童與寄養家庭適配 在寄養配對安置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需要考慮兒童身體和智力的綜合狀況與寄養家庭環境之間匹配。 6、兒童家庭寄養跟蹤和評估服務 指兒童寄養工作機構定期進入寄養家庭走訪,了解和評估寄養家庭的監護狀況和兒童生活及成長狀況。 7、兒童家庭寄養服務結案 結案的3種情況:(1)年滿18周歲,轉入承認社會福利機構;(2)未滿18周歲之前,被寄養家庭收養;(3)未滿18周歲之前,被其他家庭收養。 |
機構養育服務 | 1、家庭監護缺失兒童還有一種養育安置方式,即機構養育。是將家庭監護缺失兒童集中安置在兒童福利機構中,是一種機構工作人員集體看護的照料模式。 2、機構養育或集體養育服務指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的知識、方法,為院舍適合集體養育的兒童提供集體養育的安置服務。 |
二、現在開始做
1、為孩子的教育支出是家庭的負擔,投入高但回報少。在這種觀念下,這些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自己供孩子上學已經是盡職盡責了,對孩子的學習放任不管。針對家長的上述觀念和行為,社會工作者應為他們提供( )服務。
A、親職教育
B、親子關系輔導
C、課后托管
D、兒童問題輔導
答案:A
2、小張夫婦結婚多年未育,向兒童福利院提出收養兒童的申請,為審核其資格,社會工作者小鄭需要對小張夫婦進行家庭評估。評估時,小鄭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務是了解小張夫婦()
A、家庭育兒能力和條件
B、是否知曉收養兒童的手續
C、希望收養多大年齡的兒童
D、是否知曉收養家庭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