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認識社區
1、社區基本情況分析
社區地理環境;人口狀況;社區資源;社區內權力結構;社區的文化特色。
2、社區問題分析
(1)描述問題
對問題描述是認識問題起點,旨在弄清問題的表現或問題的癥狀。
(2)界定問題
明確問題的性質,為解決問題提供方向。
(3)明確問題的范圍
弄清問題范圍,以判斷問題的大小和嚴重程度。
(4)問題的起源和動力
找出導致社區問題產生、蔓延和加劇的原因,并發掘和思考解決問題的動力因素。
3、社區需要分析
(1)規范型需要
專業人士、專家或學者所指出的特定需要標準。
(2)感覺型需要
對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務作出的回應。
(3)表達型需要
通過實際行動來展示自己的感覺型需要。
(4)比較型需要
與其他個人或社區比較而產生的需要。
2024年真題示例:
社會工作者在觀察社區環境和走訪居民的過程中,發現社區服務場所的無障礙設施未達到政策規定的標準。根據對社區需要類型的劃分,上述情形反映的需要屬于()。
A.規范型需要
B.感覺型需要
C.表達型需要
D.比較型需要
比較型需要:需要的產生是基于與某種事物所作的比較。如一些居民獲得了服務,但另一些相類似的人卻沒有得到同樣的服務,這些不知者在他們了解這些情況后便會產生新的需要。這種與其他個人和社區比較而產生的需要稱為比較性需要。比較型需要可以由居民提出,也可由專家提出。
表達型需要:當個人把自身的感覺型需要通過行動來表達和展現時,即成為表達型需要。
感覺型需要:當個人被問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務并作出回應時,其反應就是感覺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