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試時可以先看問題.看清問項后.帶著問題再看案例,則讀案例時就可以用筆在你覺得需要標出的地方做記號,即方便替題時尋找,又節省了大量時問。
(2)答題時先列提綱,再充實內容。答題時可用“一個層面列一行”、“一個點答一行”的辦法來處理,這樣做,既顯得條理清晰、層發分明,又有利于在后面補充內容。
(3)不要因為覺得時間太少而寫字潦草,要保持字跡工整。
通用過程模式的含義社會工作通用過程模式是一種用來協助個人、家庭、群體、組織和社區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對助人行動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理論依據:
1、多元因素決定論社會工作通用過程模式是以多元因素決定論為理論基礎的,“多元”的意思是說,個人、家庭、群體和社區問題的產生是社會中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強調助人活動或者說服務對象的介入要從個人、家庭、社區、社會政策等多重層面進行。
2、問題的"心理-社會"視角及解決方法社會工作實務的“心理-社會”方法根植于多元因素決定論。“心理-社會”方法強調從社會與個人兩方面來理解服務對象和他們的問題。社會工作首先要辨識和評估服務對象有關“心理”方面的情況,然后要了解他們的社會狀況和處境對服務對象問題的影響。
3、"環境中的人"的實務視角“環境中的人”的理論視角代表了解釋問題的個人原因論和社會處境論兩種觀點的結合,強調是的個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環境中的人”的視角并沒有否認個人對自己行為、問題和社會處境所應負的責任。這個視角并不能成為每個人不必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擋箭牌。
4、優勢視角優勢視角尋求識別、利用、建立和強化人們已有的優點和能力。優勢視角在評估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要時強調將他們的優點包括進來,發掘和運用服務對象的優點和自身資源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系統理論系統理論是由一定部分(要素)組成的具有一定層次和結構并與環境發生關系的復雜整體,其功能取決于它的組成部分以及這些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
點擊進入社會工作者網校免費試聽 理論框架:
1、社會生態系統理論社會生態系統理論架構對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的貢獻在于,它界定了社會工作實務活動涉及的三個系統
(1)、微觀系統個人系統,影響個人的生物、心理和社會等子系統。
(2)、中觀系統指對個人有影響的小群體,家庭、工作群體和其他社會群體。
(3)、宏觀系統指比家庭更大的群體和系統。組織、機構、社區和社會文化。社會功能發揮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框架下,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把著眼點放在個人社會角色方面
的表現、個人是否有效地發揮了其社會功能上。
2、內外影響力范式人自身及其環境中的各種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種方式行事,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產生了其特定的行為。
3、生命周期理論人的發展都要經過幾個普遍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是逐步攀升、成長的。
通用過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1、完成生命任務的條件和資源
2、人與資源系統的互動
3、個人問題與社會問題的關系
通用過程模式的特點:
1、強調助人是一個過程。
2、綜合的理論取向。
3、工作過程階段化。
4、工作任務階段化。
5、整合的價值觀。
運用通用過程模式應考慮的因素:
1、助人過程各階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彈性的。
2、工作過程可能是螺旋式的。
3、模式本身只可作為實務過程的參考。
通用過程模式的四個基本系統
1、改變媒介系統: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營利機構、組織、社區中的社會工作者,是”有計劃變遷“的具體操作者,是促使服務對象發生改變的媒介2、服務對象系統:指社會工作服務的對象,社會工作服務的直接受益人。
3、目標系統:為了達到改變服務對象系統的目的所需要改變和影響的系統即是“目標系統”。
4、行動系統:指那些與社會工作者一起努力,實現改變目標的人,是社會工作者的合作者。考試大收集整理
預測試題、模擬試題,一網打盡>> 編輯推薦:
社會工作師通關秘笈!
2010年社會工作師考試于6月12日、13日舉行 09年中級社會工作實務輔導資料匯總 09年社會工作者實務真題(回憶版) 點擊進入社會工作者網校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