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身體健康方面的服務(健康服務和健康照顧)
健康服務:為老年人提供的與身心健康直接有關的治療、康復、預防等方面的服務。
健康照顧方面的服務:為老年人提供的與身心健康間接相關的生活照料、家務助理、出行協助、事物管理等方面的服務。
二、認知與情緒問題的處理
常見認知情緒問題:抑郁癥/癡呆癥/譫妄/焦慮
處理:尋找并消除產生情緒問題的因素,如果老人所面對的情形是無法改變的,就致力于改變老人的認知,幫助老人適應現實情形.
三、精神問題的解決
1、老年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真實的活在當下,學習享受生活.
2、找到往事的意義,以此建構生命的意義.
3、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過往生活的缺憾.
4、尋找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尋求寬恕和和解,彌補過往生活留下的缺憾.
5、拓展個人愛和同情的圈子.
四、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
有效動員老人的社會支持系統要求從業人員有“家庭思維”.“家庭思維”指的是把老人看成是復雜的多代系統的一部分,它會影響老人的所思所想。
1、老年伴侶工作方面
通過婚姻生活的回顧,追尋往事,解決舊時沖突.
2、家庭體系的工作
(1)幫助家庭解除“羈絆”,把家庭動員起來
(2)識別成功的家庭應對技能,并根據需要拓展新的技能.
(3)幫助老人及其家人把有沖突的需求排除先后秩序.
來源:www.examda.com (4)為老人制訂一個行動方案,幫助家人治療舊傷,處理積怨.
3、照顧人支持體系的工作
開辦照顧人支持小組;維系住照顧人,給他們提供情緒上的支持和建議,讓照顧事宜效率更高,更有收獲.
五、老年特殊問題的處理
1、虐待和疏于照顧問題
虐待老人指的是惡意對待老人,在身體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者經濟方面對老人構成虐待或剝削.疏于照顧老人既包括主動也包括被動的讓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顧,導致老人的身體,情緒和心理方面的健康衰退.
主要介入措施包括:
(1)保護老人免受經濟方面的剝削
(2)提供支持性輔導.
(3)發展支持性的輔導
(4)改變和調整環境
2、喪親問題
個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者他人的死亡時會經歷一個由否認期-憤怒期-討價還價期-抑郁期-接受期的心路歷程.
社會工作者在臨終關懷時要做的工作有:
(1)提供情感支持.
(2)代表老人及其家人爭取合理權益,確保醫護人員能敏銳的體察和理解老人及其家人的需要
(3)提供相關資迅.
(4)做喪親輔導.
第四節
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老年個人與家庭工作方法
1、緬懷往事療法
是指社會工作者引導老人回顧以往成功的事,過往的興趣及痛苦的經歷等,從而幫助老人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任務.此方法對于老人的抑郁癥,自尊和社會化有積極的作用.
2、人生回顧療法
側重老人一生較為完整的歷程的回顧,既有正性事件,又有負性事件.目的是重新構建老人對人生歷程的感悟,使老人現在的生活更滿意,更有建設性.在實施人生回顧療法時,特別注意前測(建立評估基線)和后測(評估介入的效果)兩個環節.
3、驗證療法
驗證療法主要應用于老年癡呆患者。尊重頭腦混亂的老人所感知的世界,運用他所感知的現實,而不是照顧人或社會工作者感知的現實,了解老人想表達什么。
要旨是明白老人行為的意義,而不是讓老人意識到現實是什么樣。
二、老年人小組工作方法
1、老年人小組工作的獨特之處
來源:考試大 (1)社會工作者要注意老人在身體上的不便和知覺方面的限制。
(2)帶領者自始至終都要扮演一個比較積極的角色。
(3)老年小組工作的節奏要比年輕人的小組慢許多。
2、專門適用于老年人的小組
(1)現實辨識小組
一般是有輕度到中度認知混亂的老人,通過環境的一些提示,幫助他們確認時間,方位或者是人。現實辨識小組一般是在護理院,醫院或者成人日間護理設施中開辦。
(2)動機激發小組
動機激發小組的目的就是要激發那些不再對眼前或將來感興趣或投入的老人。小組活動通過愉悅的活動,幫助老人重新與他人建立聯系,擺脫一直滿腦子裝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麻煩的狀況。
注意事項:尊重老人的自決權,平衡好對小組和對個別組員所負的責任,尊重保密權,對老人傷害時采取介入措施等。
三、老年機構照顧
1、老年機構照顧的理論
包括:選擇,優化與補償理論和延續理論,前者注重采取措施抵消隨著老人身體功能的減退帶來的負面影響,讓老人減少選擇的活動,把能力和精力重點放在少數能掌握的事情上,在這些事情盡可能發揮最佳功能,并輔之以補償措施。后者則強調老人在內在品性,愛好上的延續和外在物理與社會環境方面的延續。
2、老年機構照顧的實務模式
(1)愛登選擇模式
是屏棄養老機構僵化的院舍管理方式,倡導“家居”型的院舍環境和人性化的生活安排。其要點是:
A、認為孤獨和無助造成長期機構照顧的大部分問題
B、建立一個“人性化居住”模式
C、充實日常生活
D、不強調自上而下的科層制權威等。
(2)住房與服務模式
要點:
A、認為理想的居住環境應當與家類似,有私人空間;
B、對空間的使用和照顧工作的安排,這方面要比家居環境多一些限制,但也在最大限度內給老人提供選擇和自由
C、服務的性質及可獲得性。
總之,這一模式認為越容易得到服務,照顧就越好。
(3)以選擇、優化與補償理論為基礎建立的模式
是要最大限度的發展給老人的照顧,最大限度的增加老人的選擇余地,從而達到使老年人延年益壽的目的。
四、老年社區照顧
老年人社區照顧主要分為醫療性照顧和社會性照顧。醫療性照顧主要由醫學專業的人負責實施,社會工作者工作的重點是社會性照顧。目前,社區照顧正在由服務導向型向需求導向型轉變,即基于服務對象的需求來提供服務。
步驟:1、了解本地社區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2、制定相應的服務方案
3、落實服務方案并追蹤和評估服務的結果。
五、老年社會工作督導
支持性督導、教育性督導、行政性督導
案例分析題
彭先生今年76歲,退休后跟老伴一起生活,老伴沒有工作。兩位老人有一個兒子在外地工作,不能為他們提供日常生活照顧。彭先生退休后,除了經濟收入大幅減少,生活困難。視力的退化讓他行動不便,失去了安全感,內心感到非常沮喪和抑郁。雖然老伴對他關懷備至,但由于不能體會和認同他的感受,因而不能給予他所需要的支持。而彭先生一向沉默寡言,內心感受鮮為人知,情緒困饒日益嚴重,脾氣很差,近來甚至出現暴力行為,以至影響了家庭關系,妻子因為與他朝夕相對,便覺得彭先生凡事都針對他,夫妻關系緊張。
1、上述案例反應了哪些典型的老年人問題?
來源:www.examda.com 2、請針對上述問題,陳述社會工作介入策略
方案設計題
林老太,78歲,住在養老院,由于突發腦出血,引起右側肢體偏癱,生活無法自理,由于此前案主是一個活躍的文體積極分子,參加了多種老年文體小組。中風偏癱后老人內心震動很大,加上案主曾在兩年內連續失去三位至親的親人,目前僅剩的女兒也因為身體狀況而無法經常探望。因此案主覺得活著沒意思,產生了自殺的言行。社工及時進行了介入。
假如你是福利院的社工,請根據情況擬訂服務方案。考試大收集整理
編輯推薦:
《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串講提要匯總 社會工作師通關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