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認識社區
認識社區 | 內容 | |
社區基本情況分析 | 社區的地理環境 | 區位與邊界、環境設計與土地使用、交通、基礎設施、社會服務、商業服務和經濟等 |
社區內的人口狀況 | 社區內的總人口數、性別比例、年齡分布、居住群體的特征 | |
社區內的資源 | 社區里的公共設施、教育機構、醫療單位、社區組織、金融機構、商業場所 | |
社區內的權力機構 | 社區內各組織的情況,訪問社區居民、拜訪社區居委會主任、參與社區內的重要會議和活動 | |
社區的文化特色 | 文化價值、傳統信念、習俗活動 | |
社區問題分析 | 描述問題 | 描述問題時不應只關注客觀存在的事實和狀況,還要關注社區成員對現狀的感知 和察覺,清楚居民對問題的認識和描述,理解居民對問題的體驗和感受 |
界定問題 | 明確問題性質,是如何產生的?為什么它是一個問題?誰認為它是一個問題?解決辦法有哪些?什么樣的辦法可能被接受?它背后還存在更大的問題嗎? | |
明確問題的范圍 | 判斷問題的大小和嚴重程度。受到這一社區問題影響的居民人數有多少;居民在社 區生活的哪些方面受到了該問題怎樣的影響;該問題持續的時間有多久;問題集中出現在哪些地點和哪些人群身上、涉及哪些價值觀沖突;對現狀的改變會對居民個體和社區整體帶來怎樣的得失和影響 | |
問題的起源和動力 | 社區問題產生、蔓延和加劇的原因,發掘和思考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能的動力因素。是否有可以解決問題的人或機構;行動的方法如何、在怎樣的條件下可以行動;人們愿意為行動作哪些貢獻 | |
社區需要分析 | 規范型需要 | 專業人員、專家學者、行政人員認為的或國家規定的需要 |
感覺型需要 | 說出來的需要 | |
表達型需要 | 將感覺型需要用行動表現 | |
比較型需要 | 與相似社區進行對比、比較 |
2024年真題示例:
1、下列社會工作者的做法中,屬于評估“表達型需要”的是()
A.詢問張奶奶是否需要社區為老人提供助餐服務
B.檢索并閱讀老人助餐服務的標準和研究報告
C.考察同類型社區的老人助餐服務的開展情況
D.觀察社區食堂在中午用餐時段的排隊等候情況
A屬于感覺型需要;
B屬于規范型需要;
C屬于比較型需要;
D屬于表達型需要。
故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