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注重身心和諧發展,內容較豐富,方法較靈活的教育是──的教育。
2.1904年清政府頒布了《──────── 》。規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教育。
3.內發論在中國古代的代表人物是──。
4.中小學生要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
5.教學過程的內部發展動力是教師提出的教學任務同學生的需要、實際水平之間的矛盾。 ( )
6.輔導的方式主要有──和──輔導兩種。
7.德育過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與受教育者已有的─────之間的矛盾。
8.夸美紐斯于1632年發表的《────》奠定了班級授課制的理論基礎。
9.─── 是課外活動的基礎。
10.柏拉圖認為人的靈魂是由──、──、──三部分組成,其中是靈魂的基礎。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每小題1分。共10分。)
1.制度化教育對于整個社會的深刻影響可以用“學歷社會”來描述。 ( )
2.我國最早的小學產生于1878年張煥綸所創辦的上海正蒙書院小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