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見大綱第1頁對學校產生條件的介紹;語言發展達到文字形態后,便出現了學校。
2.B【解析】正規教育的主要標志就是近代以學校系統為核心的教育制度。
10.D【解析】教學是通過系統知識技能的傳授和掌握,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即全面發展。
11.C【解析】教學原則反映了教學過程規律,體現了一定的教育目的。
12.B【解析】教學中應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放在面前讓學生去感知,所以題干體現了直觀性原則。
13.A【解析】不同的社會都要對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德育,因此,學校德育具有社會性。
14.B【解析】學校的教育中,德育是靈魂,對其他教育具有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
15.B【解析】班級授課制產生之前,沒有班級這一概念,也就沒有專門負責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與生活等工作的教師。
16.C【解析】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里對班級授課制做了充分的理論論證,才使班級授課作為一種教學制度確定了下來。
17.D【解析】我國在1986年公布的《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計劃(初稿)》中,第一次把課外活動正式列人總計劃。
18.B【解析】課外活動是在課堂教學之外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19.A【解析】“如何教”解決的是方法問題,“為誰教,為誰學”解決的是教育的目的問題。
20.B【解析】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說:“教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得依法制也。”這是史上最早使用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