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B.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C.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D.教育與科技的關系
12、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 )為重點。
A.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B.全面發展
C.和諧發展
D.德智體全面發展
13、德育工作的出發點是( )。

14、戰國后期,我國出現的具有世界影響的教育文獻是( )。

15、美國行為心理學家華生說,給他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的狀況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這種說法是典型的(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D.個體本位論
16、人們常說的“聰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個體身心發展的( )。
A.互補性
B.個別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階段性
17、關于現代教育的“社會日的”,下列描述中不恰當的是( )。
A.傳遞和保存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或文明成果
B.培養能更新傳統文化、創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人
C.培養既能適應現實社會生活,同時又能合理改造現實社會生活的人
D.復制、再生產現有的社會存在模式
18、結構化策略屬于( )。
A.內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綜合型策略
19、教科書通常按( )分冊。
A.章節
B.單元
C.學期
D.課時
20、春秋戰國時期,促進百家爭鳴盛況的形成,并成為我國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的是( )。
A.私學
B.公學
C.國學
D.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