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B.維持班級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風
D.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
12、組織學?;顒拥闹匾罁牵ā 。?BR>

13、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在《行為主義》一書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讓我在這個環境里養育他們,我可擔保,任意選擇一個,不論他父母的才干、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边@是( ?。?。
A.遺傳決定論的觀點
B.環境決定論的觀點
C.家庭決定論的觀點
D.兒童決定論的觀點
14、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后,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這體現了個體的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15、教師的語言首先要求( ?。?BR>

16、根據課程的制定者,課程可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 )。
A.省級課程
B.地級課程
C.縣級課程
D.校本課程(或學校課程)
17、學校作為個體發展而有意識地安排的一種特殊環境,其要求、內容及各種活動能否引起并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取決于教師對這種環境的( ?。?br />A.認識
B.設計
C.設想
D.安排
18、下列關于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關系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側重于間接經驗的獲取與側重于直接經驗的獲取的關系
B.側重于書本公共知識的學習與側重于個人實踐知識的學習的關系
C.關注經驗的邏輯方面及關注經驗的心理方面的關系
D.注意思維與注重行動的關系
19、教育的生物起源論和心理起源論的共同特點是都否認了( )。
A.教育的社會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階級性
D.教育的生產性
20、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是( )統一的過程。
A.個體與環境
B.個體與社會
C.個體與教育
D.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