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A
【解析】由教育思想史可知,盧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貢獻是發現兒童論,其代表作《愛彌兒》。
2.C
【解析】兒童發展的最佳期為7歲。
3.A
【解析】師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關系。
4.B
【解析】當代教師素質能力集中體現是教師的專業素養。
5.D
【解析】教學認識的主要方式是間接知識和間接經驗。
6.A
【解析】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義思想為指導建立柏林大學,把培養學者和學術發展看作是自身的目的,從而確立了大學發展科學的職能。
7.D
【解析】家庭教育的特點權威性、靈活性和針對性。而題干正是說家庭教育的針對性特點。
8.C
【解析】略。
9.C
【解析】略。
10.C
【解析】1939年,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明確提出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編寫《教育學》的目標。
11.A
【解析】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是教師的言行。
12.D
【解析】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13.B
【解析】強調學生的“一般發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來達到學生最理想的發展水平”的蘇聯教育家是贊科夫。
14.D
【解析】教師的指導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方向、內容、進程、結果和質量,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因為對學生的學習起主導作用。
15.D
【解析】教師要善于機智地運用各種方法,使許多欲望和興趣匯集和發展為推動學習的持久動力,才能達到啟發的目的。
二、多項選擇題
1.ACD
【解析】略。
2.AE
【解析】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人也具有主觀能動性。而環境決定論的觀點則是夸大環境對人的發展的作用。
3.ABE
【解析】略。
4.ABCDE
【解析】ABCDE五選項均為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具體任務。
5.ABC
【解析】訴訟分為三種,即: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6.ABCDE
【解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建立的現代學校制度實行義務教育,且已經延長到
了十年左右。另外,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的創新周期和陳舊周期都大大縮短了。因而,教育大眾化和民主化的要求成為學制改革的一個主旋律,構成了現代學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不僅僅表現在傳統學制的延伸,還表現在許多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機構如回歸教育、終身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業余教育、遠程教育、企業職工培訓、老齡教育等都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并在學制系統中占有一席之地?,F代學制正由傳統的封閉的精英模式向開放的大眾模式過渡,現代學校正由職前準備教育向終身教育過渡。
7.ABCE
【解析】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提出了課程研制的四個基本問題,并給予了理論化的回答:(1)學校應該追求哪些教育目標;(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3)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4)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從而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建立起了經典的課程研制活動的四個基本環節:①分析課程資源,確定基本目標;②選擇學習經驗;③組織學習經驗;④評價學習結果。
8.BDE
【解析】與學生的自主性探索學習方式相適應的課程微觀結構,以單元的形式最為適宜,每一個單元必須包括以下三個部分:主題,任務,評價標準。主題是課程單元的主要內容范圍。任務是在一定的課程單元中,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必須完成的學習作業。評價標準是對于任務完成狀況做出判斷的依據。
9.ABCD
【解析】略。
10.CD
【解析】學校和學生是教育與被教育,管理與被管理建立起來的一種社會關系,稱為教育法律關系,主要由教育法調整。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