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6、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 )
27、小學教育目的是小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貫穿于小學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小學教育活動具有指導意義。( ?。?BR>
28、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外部動力。( ?。?BR>
29、集體教育和個體教育相結合的德育原則是加里寧的成功教育經驗。( ?。?BR>
30、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BR>
31、我國在1862年設立的京師同文館采用的是道爾頓制教學形式。( )
32、內發論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予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 ?。?BR>
33、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提法具有時代性。( ?。?BR>
34、教師的教學活動是教師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 ?。?BR>
35、中國最早的教育學教科書是從美國翻譯過來的。( ?。?BR>
36、做好先進生的教育工作,在班主任的個別教育工作中處于首要地位。( )
37、小學教育能不能對社會發展起作用,歸根到底要看小學教育能不能促進兒童的發展。( )
38、考試的核心環節是選擇題型。( )
39、教學是一種長期的認識過程,是實現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 )
40、弗洛伊德把“基因復制”看作是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