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為“心靈的和諧達到完美的境地”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圖
B.拉伯雷
C.盧梭
D.裴斯泰洛齊
2、在我國歷史上,將教師納入“天、地、君、親”序列的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莊子
D.荀子
3、在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問題上,應堅持的是( )。
A.堅持人文教育為主
B.堅持科學教育為主
C.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攜手并進
D.要看情況而定
4、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學”主張的是( )。
A.赫爾巴特
B.瓦·根舍因
C.懷特海
D.克伯屈
5、我國最早的小學產生于( )時代。
A.夏朝
B.殷周
C.三國
D.秦朝
6、由傳統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制度是( )。
A.基礎教育
B.職業技術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7、《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基礎教育權屬于( )。
A.中央
B.地方
C.學校
D.家庭
8、學校組織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是( )。
A.課程目標
B.課程標準
C.課程計劃
D.教科書
9、“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這說明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導性
B.感染性
C.權威性
D.針對性
10、我國在建國后頒布了《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從而廢除了舊學制,實行新學制,其時間是( )。
A.1949年10月1日
B.1950年10月1日
C.1951年10月1日
D.1952年10月1日
11、正規教育的主要標志是( )。
A.國家教育
B.民主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12、預防問題行為的關鍵是( )。
A.端正學生的學習目的
B.建設優良的校風與班風
C.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D.改善學生的人際環境
13、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比,學校教育( )。
A.并不重要
B.是教育的主體形式
C.是必要的有益的補充
D.教育形式更為靈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14、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學教育規定為義務教育的是( )。
A.明朝
B.“中華民國”
C.中華人民共和國
D.清朝
15、以教育現象和教育規律為共同研究對象的各門教育學科總體,是我們所稱的( )。
A.
教育學
B.
教育科學
C.
普通教育學
D.
教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