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馬克思認為,人的勞動能力是( )的總和。
A.知識與能力
B.智力與能力
C.體力與智力
D.體力與能力
2、在我國,中小學教科書長期以來采用( )。
A.認定制
B.審定制
C.選定制
D.國定制
3、盧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貢獻是( )。
A.發(fā)現(xiàn)兒童論
B.學科中心課程論
C.建構(gòu)主義教學理論
D.社會再造主義課程論
4、以美國“六三三”學制為藍本確立的哪個學制一直延續(xù)到新中國建立之后?( )
A.癸卯學制
B.壬子癸丑學制
C.壬戌學制
D.壬寅學制
5、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 )。
A.中國進入近代社會
B.學校制度的建立
C.各級各類學校的出現(xiàn)
D.中國近代完備的學制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
6、“洪堡式”大學的傳統(tǒng)是由( )傳承的。
A.柏林大學
B.劍橋大學
C.巴黎大學
D.哈佛大學
7、老師采取畫小紅花、插小紅旗等方式鼓勵學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評價法
B.榜樣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際鍛煉法
8、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為標志。
A.創(chuàng)造
B.學習
C.生殖
D.思考
9、師生關(guān)系在人格上是一種( )。
A.平等關(guān)系
B.上下關(guān)系
C.道德關(guān)系
D.教育關(guān)系
10、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是( )。
A.兒童中心論的代表
B.教師中心論的代表
C.勞動教育中心論的代表
D.活動中心論的代表
11、對被評價對象做出鑒定,區(qū)分等級,了解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這屬于(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jié)性評價
D.相對性評價
12、教育的最基本途徑是( )。
A.教學
B.課外活動
C.社會實踐
D.校外活動
13、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闡述教育學和教育史的第一本書是( )。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B.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
C.凱洛夫的《教育學》
D.斯賓塞的《教育論》
14、構(gòu)成教育活動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師和學生
B.教師和教科書
C.學生和教科書
D.教學內(nèi)容和手段
15、學生通過認識書本知識去認識客觀世界,這反映了下列教學過程特點中的( )。
A.引導(dǎo)性
B.間接性
C.簡潔性
D.交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