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領會知識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鞏固知識
D.理解教材
2、小學階段是發展學生個性( )。
A.并不重要的時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時期
C.沒有效果的時期
D.最不受外界影響的時期
3、課外活動的主體是( )。
A.教師
B.學生
C.少先隊組織
D.學校管理人員
4、主張“棄圣絕智”、“棄仁絕義”的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老子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我國全部教育法規的“母法”,頒布于( )年。
A.1980
B.1986
C.1995
D.1998
6、“因材施教”體現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
A.順序性
B.互補性
C.差異性
D.階段性
7、馬卡連柯認為,適宜作為“教育主體”的是( )。
A.學生個體
B.學生集體
C.教師個體
D.教師集體
8、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學教育規定為義務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9、教學計劃的中心問題是( )。
A.開設哪些科目
B.各門學科開設的順序
C.各門學科的教學時間
D.各門學科的教學方法
10、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是( )。
A.文化教育
B.科技發展
C.計劃生育的實施狀況
D.基礎教育的狀況如何
11、“拔苗助長”、“凌節而施”違背了人的身心發展的(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異性
12、學生的個別差異給勞動造成了( )。
A.復雜性
B.創造性
C.示范性
D.長期性
13、兒童發展的源泉是( )。
A.兒童主體的活動
B.機體的結構和功能
C.家庭和社會教育
D.社會環境
14、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務是( )。
A.做好管理工作
B.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C.提高學生成績
D.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5、兒童發展的最佳期為( )。
A.3歲
B.5歲
C.7歲
D.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