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是生理前提和物質基礎。
A.環境
B.遺傳素質
C.教育
D.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12、
注重學生基礎學力培養的課程是( )。
A.基礎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研究型課程
D.學校課程
13、
少年兒童是社會公民,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 )。
A.社會義務
B.社會責任
C.社會權利
D.社會使命
14、
“四有、兩愛、兩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 )。
A.《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B.《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5、
重在發展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課程是( )。
A.基礎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研究型課程
D.地方課程
16、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負責組織、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科學的方法,獲得良好的發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
A.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B.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被動的客體
C.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D.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不能起到主導作用
17、
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A.夸美紐斯和《大教學論》
B.赫爾巴特和《普通教育學》
C.洛克和《教育漫話》
D.杜威和《民主主義與教育》
18、
主張按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分階段進行和諧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的是( )。
A.蘇格拉底
B.亞里士多德
C.柏拉圖
D.昆體良
19、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體現了教師工作的( )。
A.復雜性、創造性
B.連續性、廣延性
C.長期性、間接性
D.主體性、示范性
20、
班集體生活與成員意愿的集中反映是( )。
A.共同的目標
B.班風
C.群體意識
D.班集體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