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每小題1分,共20分)
1.有些學科我們沒有正當理由迫使學生學習,卻作為必修課程來開設,而另外一些學科我們有正當的理由迫使學生學習,卻只是作為選修課來開設。導致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弄清區分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內在依據。 ( )
2.選修課開設得越多越好。 ( )
3.所謂選修課,是一種對必修課起輔助作用的補充性課程。 ( )
4.杜威所倡導的活動課程主要的意圖在于,試圖在兒童的現有經驗與學科知識所代表的人類種族經驗或邏輯經驗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以解決兒童現有經驗與學科知識之間明顯的脫節問題。 ( )
5.學科課程是以知識(或文化)為本位的課程,活動課程是以學習經驗為本位的課程。
( )
6.教學是教師引起、維持、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方式。 ( )
7.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審美情趣。 ( )
8.根據當前社會的需要,教學過程中應當更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 ( )
9.主張教師通過與學生建立起融洽的個人關系,促進學生成長的教學模式是程序教學。( )
10.我國《教師法》頒布于1995年。 ( )
11.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動力是教師的幫助與教育。 ( )
12.一般說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必須按知、情、意、行的順序進行。 ( )
13.愛國主義教育是培養學生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愛,它具體體現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 )
14.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時切忌讓他們參加有報酬的勞動。 ( )
15.教育評價主要是一種用來評判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質量高低的工具與手段。( )
16.在教學過程發生前,弄清學生具有的各種偏好或特殊才能,屬于診斷性評價的評價
范圍。 ( )
17.深入實際,了解學生,是教師寫好學生操行評定的基本前提。 ( )
18.教學管理的核心是教學思想的管理。 ( )
19.對學生的學業成就進行評價,主要是通過紙筆測驗進行的。 ( )
20.教學評價的標準應根據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具體特點而有所差異。 ( )
四、情景題(每道情景題后有4個問題,在每個問題給出的備選答案中,有至少一個或若干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情景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一)
有一位優秀的班主任,為了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在自修課上組織了一次無人監考的英語測驗。測驗結束后班長向他匯報,說測驗情況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認為以這個班的學生行為規范水平還不能達到在無人監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來經過了解,得知這次測驗看書的人不少,連班干部也看了。為了糾正學生的行為,班主任制訂了啟發學生自覺改正錯誤的教育方案。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寫下了湯姆斯·麥考萊的一句名言:“在真相永遠無人知道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能顯示他的品格。”他要求學生把這句名言背下來,并給學生講了一個在學生時代作過弊的人三十年后十分悔恨的故事,同時要求每個學生都寫一篇體會,題目是《心靈答卷》。在答卷中,有的學生寫道:“作弊發生后,老師沒有批評我們,但在背名言時,我的心情比挨了打還要難受。我將永遠記住這次錯誤,永遠記住班主任老師對我們的教誨。”有的寫道:“教師在與不在一個樣兒,說說容易,做到卻有點難。測驗時我有一道10分的.題目做不出,分數的誘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令我終身懊悔的錯誤——偷看了書本。我的英語考卷雖然得了好分數,但在道德答卷中卻得了零分。”還有的學生寫道:“本來我不打算看書的,但是在看到有的同學看書時,我也跟著看了,我感到內心有愧。”全班共有22個同學在答卷中承認了測驗時翻書的錯誤。接著班主任又把這些答卷制成了錄音帶,取名《心聲》,讓同學們在聽錄音時再一次接受教育。
1.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是( )。
A.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B.維持班級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風
D.讓學生學會自治自理
2.案例中教師的做法,遵循了( )。
A.導向性原則
B.疏導原則
C.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3.教師把答卷制成錄音帶,讓同學在聽錄音時再一次受教育,運用了( )。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鍛煉法
D.陶冶法
4.案例中,教師的做法體現了教學過程的(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B.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
C.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結合
(二)
某學校一位教師給一名學生脖子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數學23分,語文46分”。這個學生耷拉著腦袋,滿眼淚花。某教師回到辦公室說:“二年級二班的學生真笨,這堂課我連續講了三遍,他們還是不會。我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了,他們不會我有什么辦法。”
1.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
A.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
B.關愛學生
C.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D.尊重學生
2.你如何理解“差生”?( )
A.學習成績不好
B.學習習慣不好
C.品德不良
D.只有差異,沒有差生
3.案例中第二個教師違反了什么教學原則?(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可接受性原則
D.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原則
4.結合案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案例中第一個老師沒有尊重學生
B.案例中第二個老師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現有發展水平
C.案例中兩個老師的素質都有待提高
D.案例中兩個老師“恨鐵不成鋼”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考前大家都在看: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考點速記 看題做題 機考測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培訓保過>>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 免費試聽>>(8年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