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解析】人類最早的學校出現在埃及,我國最早的學校產生于商代。
2.C【解析】我國現在實施的義務教育的年限目標是9年,小學6年,初中3年。
3.C【解析】《兒童權利公約》韻核心精神是維護少年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獨立地位。
4.B【解析】略。
5.A【解析】教學是教育的最基本途徑。
6.B【解析】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實行了思想專制主義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選士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7.D【解析】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的國家。
8.A【解析】德育目標是德育的總體規格要求,具體的德育內容是德育目標的細化。
9.C【解析】略。
10.D【解析】取得教學成功的內因是學生發揮主體作用。
11.B【解析】略。
12.B【解析】學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體形式。
13.C【解析】一般來講,小學階段相當于人生發展的童年期。
14.A【解析】教育的勞動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于人類的勞動,起源于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的辯證統一。馬克思提出入的全面發展的學說,指出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必須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消除階級偏見,將社會勞動與教育有機結合,將社會發展與個人發展有機結合。故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在教育起源問題上堅持勞動起源論。
15.C【解析】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歐美一些國家開始出現各種新的教育思潮,并逐步形成一場范圍廣泛的教育革新運動,對現代歐美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6.B【解析】《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17.C【解析】杜威強調教育為現實生活服務,主張教育即生活。
18.C【解析】《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6周歲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均為適齡義務教育學生。
19.C【解析】略。
20.A【解析】外鑠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洛克的“白板說”是外鑠論的典型代表。
21.D【解析】身心健康權是公民權利中最基本的權利,包括保護中小學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內容。
22.B【解析】學科課程標準體現了國家對每門學科教學的統一要求,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23.A【解析】略。
24.D【解析】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但掌握了知識還要在心智操作的活動中發展認識能力,促進智力發展。
25.B【解析】“不陵節而施”意思是不超過學習的人的接受能力而進行教育,體現的是循序漸進原則。
26.C【解析】略。
27.B【解析】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人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28.D【解析】班級是學校開展各類活動的最基本的基礎組織,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教學計劃和教育要求組織起來的學生群體。
29.C【解析】略。
30.B【解析】略。
二、多項選擇題
1.ACE【解析】略。
2.ABCD【解析】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關于發生認識論的研究,揭示了個體認知發展的一般規律,即按照感知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的順序發展。
3.ABC【解析】課程反映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的要求,受一定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文化發展水平以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制約。也就是說,社會、知識和兒童是制約學校課程的三大因素。
4.ABCD【解析】非正式群體是非正式規定的、自然形成的一種無形組織。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求知型、知己型、愛好型、好惡型等。
5.AC【解析】學校的公益性表現為教育必須與宗教相分離、不以盈利為目的辦學。
6.BCDE【解析】本題考查家庭教育問題,方法科學是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A項正確。
7.ABE【解析】略。
8.ABD【解析】以業余為主、自學為主和短期為主是組織教師進修的方法。
9.BCDE【解析】本題考查當代世界各國課程改革共同的發展趨勢。
10.ABE【解析】綜合課程是指打破傳統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科領域構成的課程。其主要包括核心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等。
考前都關注什么?
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江西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做會100%通關
最新專題推薦:2014下半年江西考點速記,做題看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題型強化練習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8年培訓經驗,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