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補性
D.個別差異性
12、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理論的提出者是( )。
A.柯爾伯格
B.皮亞杰
C.麥克菲爾
D.班杜拉
13、( )是衡量人們品德的重要標志。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4、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體現了教師的( )素養。
A.教育理論
B.職業道德
C.文化科學
D.教學基本功
15、教師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A.熱愛教育事業
B.熱愛學生
C.教書育人
D.開拓創新
16、教學的根本目的是( )。
A.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B.使學生形成和發展智力、能力和體力
C.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品德和個性心理品質
D.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7、學校文化的縮影是( )。
A.班級文化
B.領導文化
C.活動文化
D.校園文化
18、一個人的基本素養主要包括( )。
A.身體、精神
B.道德、學識
C.德、智、體
D.知、情、意
19、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的課程是( )。
A.基礎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研究型課程
D.技能型課程
20、教育實踐中“陵節而施”現象違背了人發展的( )。
A.順序性規律
B.互補性規律
C.不平衡性規律
D.個別差異性規律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