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每小題1分,共20分)
1.教育既是明顯的消費,又是潛在的生產。( )
2.學校課程是在學校中開設的所有學科。( )
3.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教育目的是相同的。( )
4.政治經濟制度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
5.把人分成三個等級的是亞里士多德。( )
6.我國在西周以后就建立了典型的“以吏為師”的官學體系。( )
7.教育從產生之日起就具有了階級性。( )
8.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學,全面實現教育目的。( )
9.班主任的職權影響力與個性影響力是對立的。( )
10.教育教學中只要強調統一要求就夠了。( )
1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進人的身心發展。( )
12.課程只包括智育的內容。( )
13.學校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重要途徑。( )
14.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忠于統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教育內容單一,方法較嚴厲。( )
15.生在改革開放時代的青少年一定能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
16.德育就是品德教育。( )
17.中小學教師應當具備的知識方面的素養要求不僅僅指精通學科專業知識。( )18.教材就是教科書。( )
19.教學無論效果怎樣,都具有教育性。( )
20.備課就是備教材。( )
四、情景題(每道情景題后有4個問題,在每個問題給出的備選答案中,有至少一個或若干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情景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一)
某大學化學系的高材生,分配到一所中學教高中化學,他每節課盡心教授,渴望將其化學才智傳給學生。但結果卻事與愿違,學生埋怨教師講的東西他們無法理解;老師責備學生太笨,自己的苦心得不到回報。
1.教師備課應做到哪幾個方面?( )
A.鉆研教材
B.了解學生
C.制訂教學進度計劃
D.寫好教學反思
2.根據材料,你認為該老師出現上述情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沒有鉆研教材
B.沒有充分了解學生
C.沒有制訂好教學計劃
D.沒有注重教學反思
3.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素養,還應具有( )。
A.道德素養
B.能力素養
C.心理素養
D.身體素養
4.該案例對于我們的啟示是( )。
A.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B.教師不僅要掌握精深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
C.“高材生”一定能教出“高材生”
D.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
(二)
張老師是某初中教師,他始終認為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一天上課,他正在講解課文,一班的王某跟同桌一直在座位上嘀嘀咕咕。張老師“恨鐵不成鋼”,走到王某座位旁,上去踹了王萊一腳,并讓王某和其同桌站到教室后面。
1.張老師的做法違反了( )德育原則。
A.知行統一原則
B.導向性原則
C.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D.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2.張老師的做法侵犯了學生的( )權利。
A.人格尊嚴權
B.肖像權
C.身心健康權
D.隱私權
3.我國新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不得體罰學生,該法律修訂的時間是( )。
A.2006
B.1986
C.1995
D.2001
4.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出,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道德的( )。
A.本質要求
B.基本要求
C.靈魂
D.內在要求
試題推薦:
考試,沒一點把握怎么辦?跟著老師,用3天時間,輕松把握考試重點,一次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