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計教學法的優點在于( )。
A.強調學科內容的科學性
B.有利于系統知識的掌握
C.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D.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E.對教學設施和條件要求不高
2.班級目標的設計依據( )。
A.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
B.學校的培養目標
C.學生的個性特征
D.班級群體的現實發展水平
E.班主任的授課領導方式
3.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主要觀點是( )。
A.師生關系以兒童為中心
B.重視學生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獨立發現
C.學校即社會
D.以經驗為中心組織課程
E.教育即學生個體經驗繼續不斷的增長
4.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 )來實現。
A.教育促進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
B.教育促進社會變革
C.教育促進科學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
D.教育對文化的延續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養
5.孔子的教育主張包括( )。
A.兼愛
B.有教無類
C.學而時習之
D.教學相長
6.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表現在( )。
A.制約教育的結構
B.制約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C.決定教育的發展水平
D.決定教育的發展速度
7.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有( )。
A.教育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
B.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
C.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
D.教育具有推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功能
8.從活動水平的角度看,個體主觀能動性由以下哪幾個不同層次的活動組成?( )
A.人作為生命體進行的生理活動
B.個體的心理活動
C.社會實踐活動
D.思維活動
9.對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持內發論觀點的代表人物有( )。
A.孟子
B.荀子
C.威爾遜
D.格塞爾
E.洛克
10.教育目的的評價作用是指( )。
A.評價學校的辦學方向
B.指明受教育者的發展方向
C.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
D.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教學組織形式是固定不變的。 ( )
2.教學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具有指導作用。 ( )
3.領會知識包括使學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是教學的中心環節。 ( )
4.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是指導、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依據。 ( )
5.教學大綱一般由說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組成。 ( )
6.最早提出“學校文化”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學者泰勒。 ( )
7.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 )
8.相對于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改變的不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
9.在不同的時代、不同背景下產生的教育多元化,從而使世界各地的教育有著各自獨特的風格。 ( )
10.國外有人調查統計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員,發現其中50名男子都是音樂家,這是由遺傳決定的。 ( )
11.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 ( )
12.教學計劃是指導和規定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是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 )
13.教學過程是指教學進程的基本階段,對于任何學科來說,教學過程有固定的程式。( )
14.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智力發展水平就越高。 ( )
15.現代社會中,教育是使科學技術轉化為勞動者精神財富的手段。 ( )
考前都關注什么?
江西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江西教師資格證考試,題目做會100%通關
最新專題推薦:2015年江西考點速記,做題看試卷 江西教師資格基礎鞏固練習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8年培訓經驗,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