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P25)
2.B(P36)
3.A(P47)
4.C(P61)
5.B(P109)
6.D(P71)
7.B(P108-109)
8.B(P140)
9.A(P151)
10.A(P151)
11.B(P179)
12.A(P185)
13.B(P251)
14.D(P295)
15.B(P347)
16.C(P270)
17.A(P315)
18.D(P336)
19.C(P359)
20.A(P369)
1.[解析]社會主義教育目的以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為理論基礎,這一學說是從社會分工出發來論述人如何從片面發展到全面發展的歷史進程。
2.[解析]我國古代教育家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自沙在涅,與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本褪菑娬{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3.[解析]教育的每一個發展都與物質生產的發展有關,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條件,又對教育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成為推動教育發展的根本性的社會動力。
4.[解析]現代公民有接受學校教育和參與學校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教育普及性、群眾性,成人教育的迅速發展,傳統教育向終身教育的發展等,都體現了民主性。
6.[解析]一個好教師的職業情感人格品質的基本內核是“促進”,指的是教師對學生行為有所幫助,包括提高學習能力,增強自信心,緩和焦慮,以及克服優柔寡斷等。這種促進的教育態度,可綜合成四類。理解學生、與學生和睦相處、積極的自我意識、教育的期待。
7.[解析]教師既要教書還要育人,體現了教師的任務的復雜性。在教書方面,既包括傳授知識,又包括培養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和體力。在育人方面,情況則更為復雜。既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又要注意陶冶健康的感情。鍛煉堅強的意志和性格。
8.[解析]未成年人開始犯錯誤的高峰年齡期是12~15歲。正是出現在由少年向青春期發展這一過渡年齡階段,因此,有人把這一年齡期叫做“危驗期”不是沒有道理的,值得引起教師和家長的重視。
9.[解析]師生之間的工作關系是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而產生的關系。這種關系一般說來,不為教師和學生的主觀態度而轉移,它是由客觀條件所決定的。
10.[解析]情感是人際關系的主要調節器,良好的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表現為情感上的融洽。
13.[解析]“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學生應了解選舉的主要功能”,“學生能用乘法正確解答應用題”都屬于含糊的教學目標。
14.[解析]概念形成策略源于布魯納等人的理論研究,包括選擇性策略和接受性策略兩種。其實施步驟為:呈現實例、確認概念、強化練習、發展思維技巧。
15.[解析]道德素質是調節個人的行為。處理個人與他人和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所必需的,是學生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最重要的條件,是學會做人的根本。
16.[解析]教學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導教師的教,也指導學生的學,應貫徹于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
17.[解析]若從教學的主要方面——教師教的方面分析,備課、上課、課后輔導和評價構成了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考試資料:四川教師資格內部絕密考點 試題火拼30天 終極考題預測
最后“省考”一次過:2015年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