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P48-49)
(1)教育通過培養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為政治服務。
(2)教育通過思想傳播、制造輿論為統治階級服務。
(3)教育是促進社會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27.(P125)
(1)教育知識技能的體系化,形成學科專業和教育專業,國家對教師任職既有規定的學歷標準,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
(2)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教師教育專業化。
(3)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教育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4)形成社會公認的教師專業團體。
28.(P209)
(1)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是什么?(教學目標)
(2)為達薊預期目標,應選擇怎樣的知識經驗?(教學內容)
(3)如何組織有效的教學?(教學策略、教學媒體)
(4)如何獲取必要的反饋信息?(教學評價)
29.(P247-248)
(1)學校教育與生活脫節。
(2)學校教育指導思想的偏差。
(3)個別教師素質差。
(4)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
30.(P320-322)
(1)明確測驗的目的。
(2)界定測驗試題的難度。
(3)確認測驗的可行性。
(4)提供測驗的評定標準。
31.(P371-374)
(1)高度重視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戰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點轉向提高教育質量。
(3)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強和改進道德教育。
(5)重視提高師資水平。
(6)教育公平漸成教育改革的主題。
五、論述題
32.(P147-148)
(1)教師方面。
①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學生受教師的評價影響很大。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通過語言暗示、表情等反映。
②教師領導方式。教師領導方式有專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種。大量事實表明,在民主型領導方式下,師生關系民主、平等、融洽,而在專制型領導方式下,師生關系對立。
③教師的智慧。教師的智慧不僅表現在學識上,而且表現在教師的創造性上。學識淵博是學生親近教師的重要因索之一。
④教師的人格因素。教師的性格、氣質、興趣等是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原因。性格開朗、氣質優雅、興趣廣泛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2)學生方面。
學生受師生關系影響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對教師的認識。許多調查表明:與教師關系好就喜歡上這位教師的課,主動親近教師;自認為教師瞧不起自己,就會主動疏遠教師。
(3)環境方面。
影響師生關系的環境主要是學校的人際關系環境和課堂的組織環境。學校領導與教師的關系、教師與教師的關系、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必然會影響師生關系。課堂的組織環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學生的人數等。
33.(P352-354)教師教育行動研究的過程包括確定問題、分析問題、擬訂方案、實踐嘗試、反饋評價、歸納總結等幾個環節,每個環節實際上都是帶有研究成分的行動。
(1)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
教育行動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教師首先要對問題進行確認,進而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
(2)分析所要研究的問題。
分析問題是對被確定為研究課題的問題,從不同層面、不同方面進行把握,進而使要研究的課題變得更具體、更清晰的過程。
(3)擬訂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案與策略。
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需要制訂初步的計劃,明確問題的核心原因,確定重要因素以及研究的關鍵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不斷回到確定問題和分析問題上,重新界定和分析問題,最后形成更為可行的可能性行動策略構想。
(4)實踐嘗試行動策略。
這是教育行動研究最關鍵、最核心的環節。在行動中,既嘗試可能方案與策略對于解決問題的有效性,也嘗試通過問題的解決改善教育教學的可能性。但在實踐嘗試的過程中,不只滿足于先定的構想,也不要過多地受對執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的干擾,隨時注意觀察、改善和解決問題的變化情況,及時記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感想。
(5)反饋與評價行動結果。
根據行動結果,對整個研究作出全面評價,并進一步澄清產生新問題的原因,作為行動研究的反思,進入下一個行動過程。
(6)歸納總結。
這一環節是把整個實際行動研究的過程和收獲由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行動研究的總結應是感性與理性的融合、抽象與本質的整合。既有理論上的概括,更要有鮮活的、真實的、富有感情、感悟和靈性火花的描述。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考試資料:四川教師資格內部絕密考點 試題火拼30天 終極考題預測
最后“省考”一次過:2015年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