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命題學習又叫判斷學習,指學習由若干概念組成的句子的復合意義,即學習若干概 念之間的關系。
2.A解析: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能用語言進行直接描述,主要用來回答事物是 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問題,可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的知識。
3.C解析:下位學習是一種把新的概念歸屬于認知結構中原有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聯 系的過程。
4.C解析:所謂變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 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屬性。
5.B解析:感性概括即直覺概括,它是在直觀的基礎上自發進行的一種低級的概括形式。
6.C解析:遺忘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其規律是先快后慢,呈負加速型。
二、多項選擇題
1.ABC:解析:知識直觀的類型包括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語言直觀三類。
2.BcD解析:根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系,知識的學習可分為上位學習、下位學習和 并列結合學習。
三、填空題
1.感性理性
2.直觀材料事例
3.記憶衰退時間
4.德艾賓浩斯
四、名詞解釋
1.知識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
2.直觀是主體通過對直接感知到的教學材料的表層意義、表面特征進行加工,從而形成對有關事物的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認識的加工過程。
五、簡答題
1.(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2)正確運用變式。(3)科學地進行比較。(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況。
2.(1)痕跡衰退說。這是一種對遺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釋,按照這種理論,遺忘是由記憶衰退引起的,消退隨時間的推移自動發生。 (2)干擾說認為,遺忘是由于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干擾的結果,一旦排除了干擾,記憶就可以恢復,而在保持期間如果沒有其他信息進入記憶系統,則原有的信息不會遺忘。 (3)動機性遺忘理論認為,遺忘是因為我們不想記憶而將一些記憶信息排除在意識之外,因為它們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損自我的形象。
(4)同化說。奧蘇伯爾根據他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對遺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種獨特的解釋,即遺忘就其實質來說,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
六、論述題
1.現代認知心理學把人的記憶系統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
(1)瞬時記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這種記憶叫感覺記憶或瞬時記憶,它是記憶系統的開始階段。瞬時記憶的貯存時間大約為0.25~2秒。信息貯存的方式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它完全保持輸入刺激的原樣,而且有一個相當大的容量。如果這些感覺信息受到特別注意,就會進入短時記憶;而那些沒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則會很快變弱而消失。當然,如果刺激極為強烈深刻,也可能一次性印入長時記憶系統。
(2)短時記憶。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保持時間大約為5秒~2分鐘。 短時記憶的信息既有來自瞬間記憶的,也有來自長時記憶的,它一般包括兩個成分:一是直 接記憶,即輸入的信息沒有經過進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當有限,大約為7±2個組塊。如果 信息得到及時復述,則可能轉入長時記憶系統而被長久保存,否則會很快消失。另一個成分 是工作記憶,即指長時記憶中貯存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是將貯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提取 出來解決當前問題的過程。在工作記憶中,來自環境的信息與來自長時記憶的信息發生了意 義上的相互聯系,從而使人們能夠進行學習和做出決策。
(3)長時記憶。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 下來,這是一種永久性貯存。它的保存時間長,從1分鐘以上到許多年甚至終身,容量沒有 限度。其信息的來源大部分是對短時記憶的內容進行深度加工的結果,但也有由于印象深刻 而一次獲得的。信息貯存的方式是有組織的知識系統。這種有組織的知識系統對人的學習和 行為決策有重要意義,它使人能夠有效地對新信息進行編碼,以便更好地識記,也能使人迅 速有效地從頭腦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解決當前的問題。
從系統論的觀點看,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是統一的記憶系統中三個不同的信 息加工階段,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記憶種類,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任何信息都必須 經過瞬時記憶、短時記憶才可能轉入長時記憶,沒有瞬時記憶的登記、短時記憶的加工,信 息就不可能長時間貯存在頭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