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一、單項選擇題
1.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這種行為屬于( )。
A.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B.恐怖癥
C.強迫癥
D.焦慮癥
2.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 )。
A.應有的責任感
B.積極的社會功能
C.應有的義務感
D.應有的道德面貌
3.如果一個人確認某種緊張情景不能改變或控制時, ( )就取代焦慮成為主要癥狀。
A.抑郁
B.強迫
C.恐怖
D.緊張
4.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常使用的“強化法”屬于( )。
A.行為改變法
B.認知改變法
C.精神分析法
D.運動改變法
5.焦慮是由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恐懼交織而成的一種情緒狀態。中學生常見的焦慮反應是( )。
A.生活焦慮
B.睡眠障礙焦慮
C.交友焦慮
D.考試焦慮
二、多項選擇題
1.認知測驗包括( )。
A.智力測驗
B.特殊能力測驗
C.興趣測驗
D.創造性測驗
E.成就測驗
2.抑郁癥的表現是( )。
A.情緒消極
B.消極的認識傾向
C.動機缺失、被動
D.軀體上疲勞、失眠
E.生活的壓力
3.在進行心理輔導時,輔導教師與受輔導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的特點有( )。
A.積極關注
B.詢問
C.尊重
D.真誠
E.同感
三、填空題
1.心理輔導的一般目標可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學會調適,二是__________。
2.焦慮癥是一種以與__________不相適應的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
3.強迫癥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名詞解釋
1.心理健康
2.心理評估
五、簡答題
1.心理健康的教育意義是什么?
2.心理輔導的一般目標是什么?
六、案例分析題
1.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小學時成績優秀,而且小升初是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初中的。進入初中后,因學習不適應,成績逐漸下降到二十幾名,這給了小明很大的打擊。從此,小明來學校時總把衣服的拉鏈拉得很高,將頭藏進衣服單,不愿見人。
分析小明這種狀況屬于什么心理現象?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幫助小明擺脫這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