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 事情,強迫行為指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
2.B解析:根據心理健康的概念可知答案。
3.A解析:當人確信某種緊張情景不能改變或控制時,情緒會變得更低落,這時抑郁逐漸取代 了焦慮。
4.A解析:強化法是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強化法用來培養新的適應行為。
5.D解析:中學生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其表現是隨著考試臨近.心情極度緊張。二、多項選擇題
1.ABDE解析:認知測驗不包括興趣測驗。
2.ABCD解析:E項與抑郁癥沒有必然的聯系。
3.ACDE解析:B項是評估性會談應掌握的一項技術。
三、填空題
1.尋求發展
2.客觀威脅
3.強迫觀念強迫行為
四、名詞解釋
1.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 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 極的社會功能。
2.心理評估是指依據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現進行 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并進行分類的診斷的過程。
五、簡答題
1.一是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二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 展的需要;三是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2.心理輔導的一般目標歸納為兩個方面,第一是學會調適,包括調節與適應。第二是尋求發展。 這兩個目標中,學會調適是基本目標,以此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輔導可稱為調適性輔導;尋求發展是高級目標,以此為主要目標的心理輔導可稱為發展性輔導。簡言之,這兩個目標也就是要引導學生達到基礎層次的心理健康與高層次的心理健康。
六、案例分析題
1.(1)小明面臨的是挫折適應問題。
(2)原因是由于考試失敗,小明一直學習成績很好,不能接受這次失敗。
(3)可采取的措施:①幫助小明樹立正確的挫折觀,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與思想準備,訓練 其心理承受能力;告訴小明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既要看到自身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②幫助小明確定適當的抱負水平,即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適當的目標。③幫助小明分析失敗的 原因,并提出改進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