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操作整合階段的動作特點表現為在動作控制方面,視覺控制不起主導作用,并逐漸讓位于動覺控制,而肌肉運動感覺變得較清晰、準確,并成為動作執行的主要調節器。
2.D解析:原型內化即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即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方式變為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的過程。這一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出聲的外部語言階段、不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和內部言語階段。
3.C解析: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做夢屬于人的生理現象,而不是通過練習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4.B解析:內部反饋是操作者自身的感覺系統提供的感覺反饋,外部反饋是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給予的反饋。
二、多項選擇題
1.CD解析:根據動作的連貫與否可將操作技能分為連續型操作技能和斷續型操作技能。
2.BE解析:根據動作的精細程度與肌肉運動強度不同,可分為細微型操作技能與粗放型操作 技能;根據動作對環境的依賴程度不同,可分為閉合型操作技能與開放型操作技能。打籃球 屬于粗放型、開放型操作技能。
三、填空題
1.練習
2.定向認知
3.操作心智
四、簡答題
1.(1)動作品質方面,動作的穩定性、準確性、靈活性較差。
(2)動作結構方面,各個動作要素之間的協調性差,互相干擾,常有多余動作產生。
(3)動作控制方面,主要靠視覺控制,而動覺控制水平較低,且不能主動發現錯誤與糾正錯誤。
(4)動作效能方面,完成一個動作往往比標準速度要慢,個體經常感到疲勞、緊張。
2.(1)準確的示范講解。(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4)建立穩定清晰 的動覺。
五、論述題
1.心智技能的形成有三個階段:第一,原型定向,該階段教師要準確地講解心智活動各個構成 要素及其執行順序,并示范如何應用這種心智技能來解決問題。以學習進位加法為例,本階 段向學生指出的關鍵點是進位,并提示學生注意為什么要進位以及如何進位等。第二,原型 操作,該階段教師要求學生以展開的方式,按心智技能中各運作要素的特定順序來練習每一 個動作,并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練習,以提高心智活動的概括性。以進位加法為例,可采用 小木棒進行運算,通過這種特質活動,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運算為什么滿十進一以及如何進 一,等等。第三,原型內化,在該階段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遵循由出聲的外部言語到不出聲的 外部言語,再到內部言語的順序,不可顛倒。教師還應該注意變更活動的對象,提供多種機 會讓學生練習,使學生的活動方式能夠進一步概括化。仍以進位加法為例,這時是以“數位 對齊,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百位對百位……”等運算法則的言語來表達實物動作,使 心智活動離開實物的直接依據,而以言語為依據。然后再不出聲地復述法則。最后學生掌握 了進位加法運算技能,并在進行運算時,運算過程已自動化,雖然他覺察的可能只是運算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