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選題(在每小題的5個備選答案中,選出2~5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l.5分,共30分)
1.20世紀80年代( )的理論被大量介紹到美國,使教育心理學的體系越來越完善,內容越來越豐富。
A.華萊士
B.皮亞杰
C.列昂節夫
D.維果斯基
E.羅杰斯
2.教學評價是一種系統化的持續過程,包括( )。
A.確定評估目標
B.搜集有關的資料
C.描述并分析資料
D.形成價值判斷
E.作出決定
3.在教師的人格特征中,有兩個重要特征,對教學效果有顯著影響,它們是( )。
A.熱心和同情心
B.敬業精神
C.淵博的知識
D.高超的能力
E.富于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
4.教育心理學自身獨特的研究課題有( )。
A.如何教
B.如何管理
C.怎樣學
D.怎樣評價
E.學與教之間的相互作用
5.形式運算階段的主要思維特征有( )。
A.能理解命題之間的關系
B.能運用假設一演繹推理方式解決問題
C.具有抽象邏輯思維
D.思維具有可逆與補償性
E.思維缺乏靈活性
6.斯金納將人和動物的行為分為兩類,即( )。
A.應答性行為
B.習得性行為
C.操作性行為
D.強化行為
E.消退行為
7.教師期望通過( )四種途徑影響課堂氣氛。
A.接受
B. 反饋
C.輸入
D.認同
E.輸出
8.影響遷移的主要因素有( )。
A.相似性
B.材料特性
C.原有認知結構
D.教學途徑
E.學習的心向與定勢
9.我國教育心理學家將心智技能的形成分為(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聯結
D.原型整合
E.原型內化
10.指導教學模式由( )環節構成。
A.激發
B.講演
C.練習
D.反饋
E.遷移
11.布魯巴奇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四種反思方法包括( )。
A.反思日記
B.詳細描述
C.交流討論
D.關注問題
E.行動研究
12.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的學習需要可以通過兩條途徑來形成,即( )。
A.直接轉變
B.間接轉化
C.間接改變
D.直接發生
E.自然形成
13.訓練發散思維的一般方法有( )。
A.用途擴散
B. 過程擴散
C.結構擴散
D.方法擴散
E.形態擴散
14.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學事項
B.教學方法
C. 教學情境
D.教學媒體
E.教學目的
15.學習策略可以從以下哪幾個方面進行描述?( )。
A.學習策略是學習方法或技能
B.學習策略是學習的調節和控制技能
C.學習策略是內隱的學習規則系統
D.學習策略是學習方法和學習調節控制的統一體
E.學習策略是元認知
16.期待包括( )。
A.過程期待
B.結果期待
C.方法期待
D.效能期待
E.自我期待
17.認知學習理論認為( )。
A.學習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造認知結構的過程
B.學習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
C.學習是獲得習慣的過程
D.學習是引起外部行為的變化過程
E.學習依賴于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
18.認知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有( )。
A.桑代克
B.苛勒
C.華生
D.布魯納
E.奧蘇伯爾
19.各種測驗中的客觀題包括( )。
A.選擇題
B.填空題
C.是非題
D.論文題
E.匹配題
20.頭腦風暴訓練的基本原則有( )。
A.讓參與者暢所欲言,對所提出的方案暫不作評價或判斷
B.鼓勵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觀點
C.鼓勵多種想法,多多益善
D.鼓勵提出改進意見或補充意見
E.師生互動
您還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