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省教師資格考試《中學心理學》沖關密卷及答案(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學初創時期的時間大致為( )。
A.19世紀20年代以前
B.19世紀80年代
c.20世紀20年代以前
D.20世紀80年代
2.“印度狼孩”的事實說明,影響人的心理發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遺傳素質外,還有( )。
A.后天的飲食因素
B.居住條件因素
C.后天的環境因素
D.教育因素
3.根據學習的定義,下列屬于學習現象的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織網
D.兒童模仿電影中人物的行為
4.( )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
A.斯金納
B.布魯納
C.苛勒
D.加涅
5.( )是使教材有效地發揮功效的最直接的環節。
A.練習冊
B.課程標準
C.教學程序
D.教學內容
6.抑郁癥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焦慮
B.緊張
C.情緒低落
D.注意障礙
7.在教學程序中,教師安排的程序性事項就是( )。
A.教學程序
B.教學過程
C.教學事項
D.教學方法
8.競爭指個體或群體充分實現自身的潛能,力爭按優勝標準使自己的成績超過對手的適度競爭,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問的人際關系,而且還會( )。
A.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B.養成競爭意識
C.導致教師管理公正
D.促進團結協作
9.態度的認知成分是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 )。
A.知識經驗
B.觀念和信念
C.道德認識
D.道德觀
10.恐怖癥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 )。
A.嚴重懼怕
B.原因不明地懼怕
C.非理性懼怕
D.持久性地懼怕
11.( )是對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推理,是對材料領會的一種形式。
A.轉換
B.解釋
C.推斷
D.記憶
12.人際吸引的特征表現為認知協調、情感和諧及( )。
A.態度一致
B.行動一致
C.觀點趨同
D.相互理解與扶持
13.( )即對所學內容的價值在含義上予以抽象化,形成個人對同類內容的一致看法。
A.性格化
B.價值概念化
C.概念化心向
D.組成價值系統
14.班級的大小是影響課堂管理的一個( )。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15.“一好百好”,“一壞百壞”,這種社會認知效應稱為( )。
A.刻板效應
B.近因效應
C.暈輪效應
D.首因效應
最新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