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在線做答本套題”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保留做題記錄,以便復習。】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的編寫者是( )。
A.廖世承
B.房東岳
C.潘菽
D.陸志偉
2、斯金納是著名的( )心理學家。
A.行為主義
B.認知主義
C.建構主義
D.人本主義
3、以下內容中不能發生遷移的是 ( )。
A.性格
B.氣質
C.能力
D.情感和態度
4、以同一問題所想出的不同類型的答案越多者,其思維的( )越高。
A.獨創性
B.變通性
C.目的性
D.結構性
5、( )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
A.加涅
B.布魯納
C.苛勒
D.奧蘇伯爾
6、對“圓的直徑是它的半徑的兩倍”的學習屬于( )。
A.符號學習
B.概念學習
C.命題學習
D.上位學習
7、由先前經驗影響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識到的一種傾向性或心理準備狀態叫( ),
A.潛意識
B.前意識
C.定勢
D.潛伏學習
8、一般來說,由( )支配下的行為更具有持久性。
A.內在動機
B.外在動機
C.交往動機
D.無意識動機
9、劉老師在教育中給我們定下制度,凡表現出良好行為者可獲得一朵小紅花,集滿十朵小紅花可換一枚小紅星,集滿十枚小紅星可獲得一面小紅旗。一學期下來成效很 好。劉老師使用了( )行為改變法。
A.強化法
B.代幣獎勵法
C.示范法
D.懲罰法
10、下列不是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越性的是( )。
A.客觀性
B.計劃性
C.可比性
D.競爭性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