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P71)學習目標:也稱行為目標,是對學習者通過教學以后將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
30.(P209)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表現在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可以表現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的相互影響方面。
31.(P303)發散思維:指人們沿著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組眼前的信息和記憶系統中存儲的信息,產生出大量的、獨特的新恩想。
32.(P422)課堂心理氣氛:主要指課堂里某種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表現。
五、簡答題
33.(P44~45)(1)熱愛學生,期望學生健康成長。(2)意志堅定,善于支配感情。(3)學習興趣濃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強烈。(4)思維靈活,注意客觀分析。(5)觀察銳敏,善于了解學生。
34.(P158~164)布魯納認知發現學習理論的觀點可以概括如下:(1)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認知過程。(2)對兒童心理發展實質的看法。(3)重視學習過程。(4)強調形成學習結構。(5)強調直覺恩維的重要性。(6)強調內部動機的重要性。(7)強調基礎學科的早期學習。(8)強調信息提取。(9)提倡發現學習。
35.(P285~286)
(1)明確練習目的和要求。
(2)依據技能的種類、難易選擇不同的練習方法。
(3)有效地利用觀察和表象。
(4)充分利用練習中反饋的強化作用。
36.(P384~385)
(1)優越的生理素質為發展超常才能提供了可能的物質前提。
(2)優越的家庭環境和良好的早期教育條件是超常才能發展的決定因素。
(3)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韌性是超常兒童才能發展的主要因素,天才來自勤奮。
37.(P456~457)(1)教學對象的特點。(2)學習目標之間的聯系。(3)兩課之問的間隔時間。(4)學習目標的平衡。
六、論述題
38.(P113~114)柯爾柏格將道德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六個時期,每一階段包含兩個時期。六個時期依序發展,層次不得紊亂或倒置。(1)水平A:前習俗階段。 第一期,懲罰與服從的定向。 第二期,操作與關系傾向。(2)水平8;習俗階段。 第三期,人際關系與補同的定向。 第四期,權威和社會權力控制的定向。(3)水平C:后習俗階段。 第五期,社會契約方法定向。 第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則傾向。
39.(P351~355)(1)目的任務越明確,感知越清晰。(2)對象從背景中越突出,則對象越容易被感知。(3)直觀形象與語言指導相結合,則感知更精確、全面。(4)知識經驗越豐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5)對感知對象的態度越積極,則感知越深刻。(6)多種分析器的協同活動,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考試資料:四川教師資格內部絕密考點 試題火拼30天 終極考題預測
最后“省考”一次過:2015年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