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所要研究的是兒童從出生到成熟的一段時間內心理發展的歷史,新生兒時期是兒童心理的發生期,是兒童心理發展歷史的第一頁。
如前所述,兒童的生命并不是從新生兒才開始的。兒童在出生以前,在母體內度過了大約十個月(約280天)的寄生生活,它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逐步變成一個完整的胎兒。這就是所謂胎兒時期。胎兒時期是兒童個體發生的時期,它為兒童心理的發生準備了自然的物質前提。
胎兒出生約一個月(28天)的時間,叫做新生兒時期,這是一個具有質的特點的時期。
第一,從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轉變為獨立生活。胎兒生活是一種寄居生活,胎兒的營養、呼吸、排泄等新陳代謝機能都是通過母體來實現的。兒童出生以后,開始與外界直接發生關系,他必須獨立地進行生理活動,這是一種新的矛盾。由于這種新的矛盾,就引起了兒童主體適應客觀現實、獨立調節自身行為的需要,就為兒童心理的發生提供了直接的基礎。
第二,心理現象開始發生。心理不是先天的東西,它是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新生兒時期是心理現象的發生時期,是個體心理活動的起點。
第三,本身的軟弱性和發展的巨大可能性。新生兒是軟弱無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差,處處需要成人的關懷和照顧。但是同時他又是富于無限發展前途的,他是社會生活的新血液,他將發展成為新的社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