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JG理學的內容體系的現狀,一種基本上是教育心理學的體系與職業教育的結合.一種是依據I作需要來尋求心理學理論的支持,這二種體系不能完全適應紛繁復雜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心理學內容體系應分理論的職業教育心理學、應用的職業教育心理學和專項的職業教育心理學三個層次,其中應用的職業教育心理學又可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這種分層構建職業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體系,有利于研究目的清晰化和學習內容明確化。
關鍵詞:職業教育心理學;教材內容;分層構建
一、職業教育心理學的概念與研究對象
職業教育心理學,也有人稱之為職業技術教育心理學.其概念與研究對象,不同的專家有著不同的闡述,縱觀我國現行的主要教材及有關論文,主要有以下幾種定義:
職業教育心理學是研究職業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首要任務是揭示職業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具體來說,它主要是研究職業教育情境中學習與教學的基本心理學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心理學中教育心理學的分支學科,是適應現代社會職業教育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職業技術教育心理學是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產物,它屬于教育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領域,是研究學生職業技術知識的掌握、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職業道德的培養的科學。
職業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產物,是教育心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現代職業教育心理學不再是也不應是心理學理論的職業教育學延伸,而是以心理科學為指導來研究職業教育領域現實的教與學的問題,因此我們可把職業教育心理學理解為“研究職業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學規律的一門應用科學”。
從以上論述可見,職業教育心理學被看成是教育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因此,職業教育心理學毫無疑問地在基本原理方面更多地依存于教育心理學,在學科性質上也更接近于教育心理學。但是.職業教育心理學是較教育心理學更為具體化的一門應用學科。職業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產物,其研究對象就是職業教育過程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從這一對象出發,這門學科的理論體系不僅首先應密切結合職業教育過程去總結、概括出基本原理,而且更要運用這些原理去研究、解決職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為職業教育實踐與改革服務。它所研究探討的課題來源于職業教育實際工作的需要,對職業教育教學中的心理現象與規律進行科學分析和揭示,并提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教育策略,對職業教育教學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所以,職業教育心理學與心理學是具體與一般的關系,它既有對教育心理學內容的依存與繼承,也應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有其自身的理論體系。
二、職業教育心理學教材內容體系現狀
進入20世紀80年代,教育心理學已成為人類認知與發展研究的主流,諸如科學問題解決、能力傾向和智力發展等問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開始對職業技術教育研究和實踐產生影響。這一時期,由于對復雜技能的訓練迫切需要改變訓練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現代教學技術的廣泛運用,改變了傳統的訓練方式。在這種背景之下,如何提高訓練的效率,傳統的理論與方法已難以指導,形勢的發展要求建立一套新的訓練理論與方法。而此時,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各派分歧日趨縮小。認知和行為兩派理論在互相吸收對方合理的東西。現在否認人的心理的內部認知過程的極端行為主義者是極少的,而認知心理學家也不否定條件反射、強化、嘗試錯誤等現象的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不僅承認人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動作(身體技能)三方面的重要性,而且把三者相提并論,認為它們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足以彌補認知派和行為派的偏頗。
伴隨著心理科學和職業教育的迅速恢復與發展,我國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領域也出現了較為繁榮的景象。僅國內心理學工作者所編著的職業教育心理學教材就有多種版本,如黃強等主編的《職業技術教育心理學》(1991),劉重慶等主編的《職業教育心理學》(1998年),鄭日昌等主編的《職業技術教育心理學》(1999),劉德恩等主編的《職業教育心理學》 (2001),王國華等主編的《職業教育心理學》(2004)。這些教材的內容體系可以分為兩大類別:一是以劉德恩等主編的《職業教育心理學》、鄭日昌等主編的《職業技術教育心理學》等為代表,其內容體系基本上遵行教育心理學的體系,只是具體引用的例子更多地傾向于職業教育或職業技術教育,是教育心理學內容體系與職業教育的結合。另一是以劉德恩等主編的《職業教育心理學》等為代表,其內容體系是從職業分析人手,先確定職業工作對從業人員和職教的要求,然后圍繞這一要求進行展開,是依據工作需要來尋求心理學理論的支持。
第一種內容體系,體現了職業教育心理學是教育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體現了具體與一般韻關系。第二種內容體系,是從微觀出發,更加強調了應用教育心理學原理去研究、解決職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但二者都體現了當前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現狀,體現了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各派分歧日趨縮小,吸取各派有益成分來解決職業教育中的問題。但這二種體系都不能完全適應紛繁復雜的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