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試述辯證唯物主義關于心理實質的基本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人的心理是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1、心理是腦的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1)日常生活經驗的證明,人們認識到腦在心理活動中的重要地位,(2)臨床經驗和解剖生理學的發展促進了對腦機能的認識(3)反射概念的提出和條件反射學說的建立,進一步揭露和證實了人腦與人的心理活動之間的密切關系。2、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1)心理對客觀現實的依存性(2)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觀性、能動性(3)人的心理反映的社會制約性。
2、如何運用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1)充分利用無意注意的規律改進教學;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防止干擾;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利用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規律合理地組織好教學進程;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教育;正確組織課堂教學(3)要運用幾種注意相互轉化的規律提高教學效果。
3、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注意?(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培養學習善于組織自己注意的能力(2)要培養學生廣泛而穩定的興趣(3)教育學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4)要加強意志鍛煉,提高自己排除干擾的能力(5)要養成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6)針對學生注意的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培養措施。
4、什么是觀察?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是一種有意識、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措施有:(1)觀察前必須向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2)在觀察過程中,要認真培養學生觀察的技能和方法(3)觀察后要求學生做記錄或報告(4)啟發學生觀察的主動性(5)在觀察過程中,要盡可能讓學生多種感覺器官參加(6)在觀察過程中,要有言語活動參加。
5、聯系實際談談如何避免遺忘:(1)組織有效的復習:及時與經常復習相結合:正確分配復習時間:復習時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擾:復習方式多樣化(2)適當的超額學習(3)注意腦的健康和用腦衛生。
6、根據中小學生記憶特點,如何提高記憶效果:(1)啟發學生學習的自學性(2)調動學生智力活動的積極性(3)引導學生把看、聽、說、練結合起來(4)把概念講深講透(5)重視課堂練習的作用。
7、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1)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教育學生合理地滿足和調節需要(3)豐富多樣的情境教育(4)提高學生的情商水平。
8、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2)注重培養健康的情感(3)培養和增強責任心,強化堅持性和自制性(4)組織實踐活動,使學生取得意志鍛煉的直接經驗(5)充分發揮集體和榜樣的教育作用(6)通過適當的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7)啟發學生加強意志的自我鍛煉(8)針對意志的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培養措施
9、聯系實際分析學生興趣的個別差異表現:(1)興趣的傾向性(2)廣闊性(3)穩定性(4)效能性
10、舉例分析能力個別差異的表現:能力的發展水平的差異;能力發展早晚差異;能力類型方面的差異;能力在性別方面的差異
11、聯系實際談談能力的培養:早期教育是能力早期發展的決定條件;加強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是培養能力的基礎;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的基本途徑;興趣愛好和勤奮是內部動力;教師應堅持正確的觀點
12、 結合教育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1)通過學習目的教育,啟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3)加強課堂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形象性和具體性(4)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強化學習動機(5)合理地組織競賽(6)正確評價,恰當地運用表揚和批評(7)加強歸因指導。
13、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概念的掌握?(1)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提供范例豐富表象(2)比較概括,抓住關鍵特征(3)變式練習,提供反饋信息(4)正確表征概念,給予系統歸類(5)模糊概念教學
14、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1)注重專業知識的積累(2)形成問題解決一般過程的意識(3)注重發現和識別問題(4)盡可能利用外在形成表征問題(5)克服影響問題解決的消極因素的影響
15、如何培養創造性?保護兒童的好奇心;解除兒童對錯誤的恐懼心;鼓勵幻想;鼓勵和創造性的人接觸;鼓勵個人的首創;避免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創造潛力的人。
16、如何促進學習的遷移?(1)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2)理解基本原理,促進原理和法則的遷移(3)總結學習經驗,運用學習方法(4)培養可逆聯想的習慣(5)牢固掌握基本知識,促進新舊知識相結合。
17、結合實際分析學生不良品德的轉變過程:(1)消除疑懼心理,融洽師生關系(2)提高道德認識,講究教育方法(3)保護自尊心,培養集體榮譽感(4)鍛煉與誘因作斗爭的意志力,鞏固新的行為習慣(5)注重個別差異,運用教育機智。
18、聯系實際分析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1)學習負擔過重(2)家庭關系緊張(3)自我評價不客觀(4)性生理與性心理發展不平衡。
考試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