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體現了教學的(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2、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針對所學內容畫出網絡關系圖,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
A.元認識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資源管理策略
D.認知策略
3、艾里斯的ABC理論中的“C”指的是( )。
A.個體遇到的主要事實、行為、事件
B.獲得正向的情緒結果
C.事件造成的情緒后果
D.個體對A的信念、觀點
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明教師的工作具有( )的特點。
A.教育性
B.長期性
C.示范性
D.創造性
5、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促使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最主要途徑是( )。
A.學校教育
B.高新技術的應用
C.科學理論的產生
D.完善的社會制度
6、伯克赫斯特創立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班級授課
B.設計教學法
C.道爾頓制
D.分組教學
7、當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沒有理解某個術語,這一過程屬于( )。
A.元認知計劃
B.元認知監視
C.元認知調節
D.元認知體驗
8、決定教育領導權的是( )。
A.生產力
B.科學技術
C.文化
D.政治經濟制度
9、世界上最早系統地論述教學理論的專著是( )。
A.中國古代的《學記》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圖的《理想國》
D.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種現象指( )。
A.消退
B.刺激比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套題推薦:
4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最新考題及答案
5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上機仿真題及答案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