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環境在個體身心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
23.智力水平與創造性是正比關系。
24.道德意志是道德行為的直接動因。
25.教師對學生采取“漏一補十”“錯一罰十”的做法有利于學生的識記效果。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確定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
27.簡述我國劃分的心智技能形成階段。
28.簡述貫徹循序漸進原則的基本要求。
29.簡述如何利用記憶規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語文課堂上有蝴蝶飛進來,學生亂作一團,有的同學索性離開自己的座位你追我趕地去撲蝴蝶……
教室里恢復平靜后,一班的陳老師靈機一動,便放棄了原來的教學內容,而讓同學把剛才撲蝴蝶的經過寫一篇作文,結果,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說得頭頭是道,寫得也很精彩,樂得老師滿臉堆笑。
二班的楊老師面對以上的情境則是板起面孔,維持紀律,讓學生回到座位上,繼續原來的教學。而學生卻余興未止,沉浸在剛才的氛圍中……楊老師不愿意放棄原來的教學內容,否則他認為自已“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問題:
(1)本案例中兩位老師的做法有何不同?(8分)
(2)談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遇到這一狀況你會怎樣處理。(10分)
31.材料:
李芳是一個酷愛流行音樂的高中生,期中考試前的兩個星期A-開始學習,一邊學習一邊聽MP3,美其名日“自我放松”。她暗自發誓要考出好成績,至于好到 什么程度就沒太多想了。復習文科科目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了,數學、物理就很麻煩了。她覺得自己缺乏學習數學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費太多的時間,遇到自己 不會解的題目,也不好意思去問老師和同學.害怕被人笑話。最后,她的成績非常糟糕,尤其是數學,她很失望,一說起學習就頭疼.覺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學好數學 了。
問題:
(1)請用心理學原理分析李芳學習中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9分)
(2)如果你是老師,可以給李芳提出哪些學習建議?(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