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表“未交增值稅”各項目,應根據“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的有關記錄填列。
第二節會計報表注釋
會計報表注釋是為幫助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會計報表本身無法或難以充分表達的內容和項目所作的補充說明和詳細解釋。會計報表注釋是財務報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表內信息的可理解性。會計報表注釋可以采用尾注說明、括弧說明、前后參照、備抵與附加賬戶、補充報表等方式。
會計報表注釋的內容:
1、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是進行會計工作的前提條件,離開這些基本假設,會計工作就無法進行。 一般情況下不用說明會計基本假設,但如果編制的會計報表未遵守會計基本假設,則應當予以披露,并說明其理由。
2、會計政策
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所采納的會計政策,通常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其需要披露的項目主要有以下幾項:
(1)合并政策,是指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所采納的原則。例如,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會計年度不一致的處理原則;合并范圍的確定原則;母公司和子公司所采用會計政策是否一致等等。
(2)外幣折算,是指外幣折算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匯兌損益的處理。例如,外幣報表折算是采用現行匯率法,還是采用時態法或其他方法。
(3)收入的確認,是指收入確認的原則。例如,建造合同是按完成合同法確認收入,還是按完工百分比法或其他方法確認收入。
(4)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例如,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是采用遞延法,還是債務法或其他方法。
(5)存貨的計價,是指企業存貨的計價方法。例如,企業的存貨是采用先進先出法,還是采用其他《企業會計準則》所允許的計價方法。
(6)長期投資的核算,是指長期投資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例如,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投資是采用成本法,還是采用權益法核算。
(7)壞賬損失的核算,是指壞賬損失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例如,企業的壞賬損失是采用直接轉銷法,還是采用備抵法。
(8)借款費用的處理,是指借款費用的處理方法,即是采用資本化,還是采用費用化。
(9)其他,是指無形資產的計價及核銷方法、財產損益的處理、研究與開發費用的處理等。
3、會計政策變更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采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為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一般情況下,企業應在每期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不應隨意變更會計政策。但是,但是當環境發生變化或者國家法律法規要求時,企業也可以變更會計政策。
企業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如下會計政策變更的有關事項:
(1)會計政策變更的內容和理由,包括對會計政策變更的簡要闡述、變更的日期,變更前采用的會計政策和變更后所采用的新會計政策及會計政策變更的原因。
(2)會計政策變更的影響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采用追溯調整法時,計算出的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②會計政策變更對本期以及比較會計報表所列其他各期凈損益的影響金額;③比較會計報表最早期間期初留存收益的調整金額。
(3)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包括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以及由于會計政策變更對當期經營成果的影響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