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個月
(1)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后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6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2)證券公司因包銷購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5%以上股份的,賣出該股票不受6個月時間限制。
4、股票:5%+5%
(1)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5%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2)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5%后,其所持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5%,應當依照上述規定進行報告和公告。在報告期限內和作出報告、公告后2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5、可轉換公司債券:20%+10%
(1)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發行人已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達到20%時,應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發行人,并予以公告。在上述規定的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發行人的可轉換公司債券,也不得買賣該發行人的股票。
(2)投資者持有發行人已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達到20%后,其所持該發行人已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10%時,應按上述規定進行書面報告和公告。在報告期限內和作出報告、公告后2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該發行人的可轉換公司債券,也不得買賣該發行人的股票。
6、中介機構
(1)為“股票發行”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證券服務機構和人員,在該股票承銷期內和期滿后6個月內,不得買賣該種股票。
(2)為“上市公司”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證券服務機構和人員,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開后5日內,不得買賣該種股票。
7、內幕人員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該公司的股票。
8、證券業從業人員
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從業人員、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員,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內,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贈送的股票。任何人在成為前款所列人員時,其原已持有的股票,必須依法轉讓。
9、上市公司的收購人
在上市公司收購中,收購人持有的被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購行為完成后的12個月內不得轉讓。
【例題1】為上市公司年度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的人員,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審計報告公開后5日內,不得買賣該上市公司股票。()(2005年)
【答案】√
【例題2】根據《證券法》的規定,某上市公司的下列人員中,不得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后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6個月內又買入的有()。(2007年)
A、董事會秘書B、監事會主席
C、財務負責人D、副總經理
【答案】ABCD
【例題3】根據證券法律制度的規定,為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出具審計報告的注冊會計師在法定期間內,不得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該法定期間為()。
A、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審計報告公開后5日內
B、上市公司股票承銷期內和期滿后6個月內
C、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市公司股票承銷期滿后6個月內
D、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出具審計報告后6個月內
【答案】B
【例題4】下列股票交易行為中,屬于國家有關證券法律、法規禁止的有()。
A、甲上市公司的董事乙離職后第4個月,轉讓其所持甲公司的股票
B、因包銷購入售后剩余股票而持有丙上市公司6%股份的丁證券公司,第3個月轉讓其所持丙公司的股票
C、戊上市公司的收購人,在收購行為完成后的第8個月,轉讓其所購股票的三分之一
D、庚上市公司持股8%的股東,將其持有的庚公司股票在買入后4個月內賣出
【答案】ACD
【例題5】下列股票交易行為中,屬于國家有關證券法律、法規禁止的有()。
A、甲上市公司的董事乙在甲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內轉讓自己所持甲公司股票的20%
B、W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Y,在任職期間,買賣Z上市公司的股票,W證券公司、從業人員Y與Z上市公司無任何關聯關系
C、某上市公司的收購人,在收購行為完成后的第4個月,轉讓其所購股票的三分之一
D、為M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發行股票出具審計報告的N會計師事務所的H注冊會計師,在該公司股票承銷期滿后的第11個月,買賣該公司的股票
【答案】ABC
六、持續信息公開
(一)定期報告
1、中期報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向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記載以下內容的中期報告,并予公告:
(1)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和經營情況;
(2)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事項;
(3)已發行的股票、公司債券變動情況;
(4)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重要事項;
(5)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2、年度報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向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記載以下內容的年度報告,并予公告:
(1)公司概況;
(2)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和經營情況;
(3)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簡介及其持股情況;
(4)已發行的股票、公司債券情況,包括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10名”股東名單和持股數額;
(5)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6)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二)臨時報告(重點)
【解釋】上市公司發生可能對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并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
下列情況為應當報送臨時報告的重大事件(多選題):
1、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
2、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
3、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
4、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
5、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
6、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
7、公司的董事、1/3以上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
【解釋】不包括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8、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9、公司減資、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的決定;
10、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被依法撤銷或者宣告無效;
11、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調查,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
12、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事項。
【例題1】根據《證券法》的規定,上市公司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而投資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時,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并予以公告。下列各項中,屬于重大事件的有()。(2007年)
A、公司董事因涉嫌職務犯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B、公司1/3以上監事辭職
C、公司董事會的決議被依法撤銷
D、公司經理被撤換
【答案】ABCD
【例題2】根據證券法律制度的規定,上市公司發生的下列事件中,應當立即公告的有()。
A、公司經理發生變動
B、公司40%的監事發生變動
C、公司財務負責人發生變動
D、人民法院依法撤銷董事會決議
【答案】ABD
(三)信息披露中的法律責任
1、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和董事會秘書)應當保證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真實、準確、完整。
2、發行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上市報告文件、年度報告、中期報告、臨時報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資料),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
(1)發行人、上市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發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3)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有過錯的,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相關鏈接】證券服務機構為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等證券業務活動制作、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財務顧問報告、資信評級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應當勤勉盡責,對所制作、出具的文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和驗證。其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七、禁止的交易行為
【解釋】禁止的交易行為包括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制造虛假信息和欺詐客戶。
(一)內幕交易
1、內幕交易的界定
內幕交易,是指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利用內幕信息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該公司的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
2、內幕人員的界定(多選題)
(1)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2)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3)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4)由于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
(5)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以及由于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
(6)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7)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
【例題】根據證券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選項中,屬于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的有()。
A、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B、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C、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D、發行人控股的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答案】ABCD
3、內幕信息的界定(多選題)
(1)應提交臨時報告的12條重大事件;
(2)上市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資的計劃;
(3)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重大變化;
(4)公司債務擔保的重大變更;
(5)公司營業用主要資產的抵押、出售或者報廢一次超過該資產的30%;
(6)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可能依法承擔重大損害賠償責任;
(7)上市公司的收購方案;
(8)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顯著影響的其他重要信息。
【例題1】根據證券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信息中,屬于內幕信息的有()。
A、公司董事的行為可能依法承擔重大損害賠償責任
B、公司營業用主要資產的抵押、出售或者報廢一次超過該資產的20%
C、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
D、公司董事發生變動
【答案】ACD
【解析】(1)公司營業用主要資產的抵押、出售或者報廢一次超過該資產的30%,才屬于內幕信息;(2)選項CD屬于重大事件(內幕信息)。
【例題2】根據證券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選項中,屬于內幕信息的有()。
A、公司債務擔保的重大變更
B、上市公司收購方案
C、公司營業用主要資產的抵押一次超過該資產的40%
D、公司經理發生變動
【答案】ABCD
【解析】選項D屬于重大事件、內幕信息。
(二)操縱市場
1、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2、與他人串通,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3、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三)制造虛假信息
制造虛假信息包括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和進行虛假陳述或信息誤導兩種情況。
(四)欺詐客戶
1、違背客戶的委托為其買賣證券;
2、不在規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
3、挪用客戶所委托買賣的證券或者客戶賬戶上的資金;
4、未經客戶的委托,擅自為客戶買賣證券,或者假借客戶的名義買賣證券;
5、為牟取傭金收入,誘使客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
6、利用傳播媒介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提供、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信息;7、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思表示,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
【例題1】證券公司不在規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屬于欺詐客戶行為。()
【答案】√
【例題2】甲、乙、丙、丁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買賣或者連續買賣證券,影響證券交易價格,從中牟取利益的行為是欺詐客戶行為。()
【答案】×
【例題3】某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甲將公司收購計劃告知同學乙,乙據此買賣該公司股票并獲利5萬元。該行為屬于內幕交易行為。()
【答案】√
【例題4】內幕信息知情人員自己未買賣證券,也未建議他人買賣證券,但將內幕信息泄露給他人,他人依此買賣證券的,也屬內幕交易行為。()
【答案】√
【例題5】根據證券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禁止的證券交易行為的有()。(2006年)
A、甲證券公司在證券交易活動中編造并傳播虛假信息,嚴重影響證券交易
B、乙證券公司不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
C、丙證券公司利用資金優勢,連續買賣某上市公司股票,操縱該股票交易價格
D、上市公司董事王某知悉該公司近期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在該信息公開前將自己所持有的股份全部轉讓給他人
【答案】ABCD
【解析】選項A屬于虛假陳述;選項B屬于欺詐客戶;選項C屬于操縱市場;選項D屬于內幕交易。
八、上市公司收購
(一)控制權的界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已獲得或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
1、投資者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東;
2、投資者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
3、投資者通過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能夠決定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
4、投資者依其可實際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
5、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