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凈額
注意:在處置資產時可能會發生一些費用,所以,如果收回的現金凈額為負數,則在“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
4.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收到的現金凈額
5.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收回購買股票和債券時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
6.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
注意:不包括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利息資本化的部分,以及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都屬于籌資活動)。
7.投資支付的現金
包括傭金、手續費,但是墊付的股利和利息不包括在這里。
8.取得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支付的現金凈額
9.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如企業購買股票和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
這里應該是收到的凈額,也就是籌資時收到的現金減去因為籌資活動發生的費用,如傭金、手續費、印刷費、咨詢費等直接支付的費用。
2.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4.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
只含本金,不含利息部分(包括在分配股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里面。
5.分配股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
該項目反映企業實際支付的現金股利、支付給其他投資單位的利潤或用現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債券利息等。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四)金流量表補充資料
凈利潤+使凈利潤減少的項目(不影響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使凈利潤增加的項目(不影響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使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增加的項目(不影響凈利潤)—使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減少的項目(不影響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
1.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1)資產減值準備
(2)固定資產折舊、油氣資產折耗、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
(3)無形資產攤銷
(4)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5)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
(6)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7)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8)財務費用 (屬于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的財務費用調增,與經營活動有關的財務費用不調整)
(9)投資損失
(10)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
(11)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
(12)存貨的減少
(13)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
(14)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
第六節 合并財務報表
一、財務報表范圍的確定
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
(一)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表決權,通常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母公司直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表決權。比如,A公司直接擁有B公司發行的普通股總數的60%,這種情況下,A公司就成為B公司的子公司,B公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將A公司納入其合并范圍。
2.母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表決權。間接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是指母公司通過子公司而對子公司的子公司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如A公司擁有B公司60%的股份,而B公司又擁有C公司80%的股份。在這種情況下,A公司作為母公司通過其子公司B公司,間接擁有C公司80%的表決權,從而C公司也是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當將C公司納入其合并范圍。
3.母公司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表決權。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表決權,是指母公司以直接方式擁有某一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下的權益性資本,同時又通過其他方式如通過子公司擁有該被投資單位一部分的表決權,兩者合計擁有該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例如,A公司擁有B公司60%的股份,擁有C公司40%的股份;B公司擁有C公司40%的股份。在這種情況下,B公司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通過子公司B公司間接擁有C公司40%的股份,與直接擁有40%的股份合計,A公司共擁有C公司80%的股份,從而C公司屬于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應當將C公司納入其合并范圍。
(二)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或以下的表決權,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視為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1.通過與被投資單位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2.根據公司章程或協議,有權決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3.有權任免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的多數成員。
4.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占多數表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