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管理費用 15 000
貸:累計折舊 15 000
2009年、2010年計提裝修形成的固定資產折舊同2008年度。
(6)2010年12月31日重新裝修
借:營業外支出 46 100
累計折舊 45 000
貸: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裝修 91 100
【例題】2007年8月20日,甲公司對采用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一條生產線進行改良,發生如下有關支出:領用生產用原材料24 000元,購進該批原材料時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4 080元;輔助生產車間為生產線改良提供的勞務支出為2 560元;發生有關人員薪酬54 720元。2007年12月31日,生產線改良工程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假定該生產線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6年,剩余租賃期為5年;采用直線法進行攤銷;不考慮其他因素。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改良工程領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28 080
貸:原材料 24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 080
(2)輔助生產車間為改良工程提供勞務
借:在建工程 2 56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2 560
(3)發生工程人員薪酬
借:在建工程 54 720
貸:應付職工薪酬 54 720
(4)改良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
借:長期待攤費用 85 360
貸:在建工程 85 360
(5)2008年度進行攤銷
因生產線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6年,剩余租賃期為5年,因此,應按剩余租賃期5年進行攤銷。
借:制造費用 17 072
貸:長期待攤費用 17 072
【例題】乙公司為華東地區的一家上市公司,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其有關業務資料如下:
(1)2006年12月1日,乙公司購入一條需要安裝的生產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生產線價款為10 00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 700 000元;發生保險費25 000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
(2)2006年12月1日,乙公司開始以自營方式安裝該生產線。安裝期間領用生產用原材料的實際成本和計稅價格均為100 000元,發生安裝工人薪酬50 000元,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該原材料沒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3)2006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當日投入使用。該生產線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132 000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4)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對該生產線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已經發生減值,可收回金額為8 075 600元。
(5)2008年1月1日,該生產線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125 600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6)2008年6月30日,乙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對該生產線進行改良。當日,該生產線停止使用,開始進行改良。在改良過程中,乙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工程總價款1 221 400元。
(7)2008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驗收合格并于當日投入使用,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8年,預計凈殘值為102 000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2008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未發生減值。
本題幾個重要的考點:
(1)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時,固定資產應計提減值準備。
(2)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后,隨后的折舊額應按扣除減值準備的金額作為計算基礎。
(3)固定資產改良后,應按新的賬面價值、新的折舊年限、新的預計凈殘值及新的折舊方法等重新計算折舊。
乙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06年12月1日,購入生產線
借:在建工程 11 725 000
貸:銀行存款 11 725 000
(2)2006年12月,安裝該生產線
借:在建工程 167 000
貸:原材料 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7 000
應付職工薪酬 50 000